俄乌局势搅动能源风云:国际油价7年来首破百美元大关

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俄罗斯是油气生产和出口大国,其与乌克兰之间的紧张局势牵动着全球能源市场的神经。

随着俄乌冲突加剧,2月24日国际油价应声上涨,盘中一度突破100美元/桶关口,创出自2014年9月以来新高。

中国能源网首席分析师韩晓平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这样的油价表现并不意外,事实上俄乌冲突之前国际油价已经处于近几年来的高点。短时间内能源格局仍然是以化石能源为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高油价或将刺激新能源领域更快发展,从而摆脱高油价对能源安全的影响,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多能互补已成必然。”

在海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能源化工负责人杨安看来,高油价将对炼化市场造成影响,但这部分影响短期内并不凸显,而100美元/桶的高油价或将难以长期维持。

原油突破百美元大关

据《人民日报》消息,当地时间2月25日,乌克兰境内多地冲突仍在持续,俄乌双方各有人员伤亡。两国军队在基辅州发生激烈战斗。

受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国际油价近7年内首次突破100美元/桶大关。2月24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盘中一度突破100美元/桶关口,创出2014年9月以来的新高。

对此,韩晓平向本报记者表示:“这样的油价表现可以说并不意外,事实上俄乌冲突之前国际油价已经处于近几年来的高点。回顾此前油价走势不难发现,近两年来国际油价经历暴跌后迅速反弹。短时间内能源格局仍然是以化石能源为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回顾过去两年,油价走势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2020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部分企业被迫停工停产,在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需求收紧以及OPEC+(欧佩克与部分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的一种长期合作机制)未能达成新的减产协议等多方面因素刺激下,国际油价在2020年4月暴跌,纽约期货商品交易所WTI5月原油期货结算价格更是历史首次跌至负值。

此后,随着新减产协议达成以及全球经济逐渐适应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提升对原油的需求,国际油价开始触底反弹,自2020年11月的40美元/桶左右上涨至2021年7月的78美元/桶左右。如今,在俄乌冲突的地缘因素影响下,国际油价更是站上了100美元/桶的高点。

当前,从全球原油供给格局来看,OPEC+、俄罗斯、美国为主要的石油输出地区。亚太、欧洲和美国则是石油消费主力地区。据EIA(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0年间,原油和天然气收入平均占俄罗斯政府年度总收入的43%。

高油价或难持续

虽然国际油价创下近年来的新高,但是业内人士判断未来国际油价或无法长期保持高位运行。

杨安表示:“长期来看,由于OPEC+的减产协议即将在今年4月份到期,在高油价的刺激下,新的减产协议是否可以顺利达成仍未可知,而中东主要产油国是具备短时间内增加产量能力的,因此长期来看,油价维持在100美元/桶的高位缺少支撑。”

金联创原油分析师则提到,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争端之下,美国、欧盟迅速发动了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但是,能源领域却不在制裁之列。美国国务院一名高级官员表示,制裁不是为了打击全球能源市场。目前仍有相当多的不确定性,但俄罗斯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石油供应很可能不会出现严重的中断。

“从这个方面来看,俄罗斯对外供给原油受影响的主要集中在海运方面,而管道油和管道气的供给则几乎不受影响。观察过去24小时油价变动不难发现,随着俄乌冲突加剧,国际油价瞬间提高,但是由于供给方面的影响有限,随后再次回落。”杨安说道。

事实上,俄罗斯当前的原油产量基本维持在每天出口约500万桶原油的水平,约占全球原油贸易总量约12%。其中,约60%的石油出口到欧洲国家,占俄罗斯原油出口总量的48%;另外30%石油则出口到中国。

杨安表示:“德国、法国等地区对俄罗斯的原油和天然气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发动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势必将对其能源供给造成影响,这也是德、法所不愿意看到的。”

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

谈及原油价格上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杨安表示:“随着油价提高,短时间内炼化板块将承受较大压力,一方面原油价格上涨,而销售端的价格传导则需要相应的时间,但是这方面的影响短时间内并没有反映出来。”

记者联系多家化工领域上市公司,对方普遍表示,原油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但是利润表现还需要一个反馈周期,短时间内还无法有较为明显的反馈效果。并且公司的利润表现还要受到终端销售价格的影响。

其中,渤海化学内部人士表示,该公司主要从事丙烷的进口、深加工。并且原材料主要来源于海外,丙烷的价格变动影响更加直接,虽然原油价格会影响到丙烷价格,但是还要参考诸如汇率、丙烷的供需关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而在韩晓平看来,随着国际油价诡谲不定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正在加速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短期内,能源供给依然依赖化石能源,但是多能互补的道路势在必行,高油价势必刺激其他供能方式的发展。

事实上,纵然当前国际油价处于高位,但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在内的国内原油生产企业以及BP、道达尔等国际石油巨头,都在通过转型升级逐渐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减少原油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编辑:董曙光 校对:颜京宁)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