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布力走出来的雪场专家、为北京冬奥造雪!

新晋顶流“雪融容”接棒上岗。其实,早在北京冬奥会开幕之初,就有很多网友好奇:“北京冬奥会赛道上的雪,都是从哪儿来的?”

答案跟一个黑龙江人有关。作为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山地运行场地经理,魏庆华所带领的山地运行团队,圆满完成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等3个竞赛场所全部的造雪、压雪任务,造雪面积60余万平方米。眼下,他正忙着北京冬残奥会的山地运行工作。

从亚布力走出来的雪场专家、为北京冬奥造雪!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为冬奥造雪每天只睡3小时 “能为国家去担当,值!”

虽然是1月21日进入冬奥闭环的,但其实这已经是魏庆华为冬奥造雪服务的第三个雪季了。在前两年的雪季测试赛中,也有这支造雪团队忙碌的身影。

“我们山地运行中心共有110人,在冬奥会上,天然降雪只是基础,人工降雪才是关键。”魏庆华介绍。

由于冬奥会赛场对雪质雪量的要求很高,人工造雪是非常必要的手段。即使有充沛的天然降雪,也需要人工进行再造。在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以及首钢滑雪大跳台,使用的都是人工造雪。

“造雪机可以出9种类型的雪,它的含水量不同。一般情况下我们都用5号雪。但像越野场地就需要考虑要干一点,用3号雪,而在这个跳台初期着陆坡造雪的时候,就要用6号、7号雪号也不一样。”魏庆华说。

由于造雪、压雪工作特别艰苦,冬奥比赛期间,忙着统筹协调的魏庆华每天只睡3个多小时。他在办公室里放了一个双层铁床,上铺摆着十几箱方便面,困了就在下铺打个盹儿。他的办公室里还挂着一个牛皮纸大本子,进入闭环以来,已写了两大本,上面列着他每天要解决的各种难题。

“人这一辈子,能为国家去担当,能在最前沿工作,值!”此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魏庆华曾这样说。

参与过哈尔滨亚冬会筹办 为亚布力滑雪场蹚出“产业路”

“有20年造雪经验的造雪专家”——这其实只是魏庆华的诸多身份之一。

今年56岁的魏庆华曾供职于国内多家高级滑雪场,不仅是中国雪业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还是奥申委张家口运行中心的高级顾问、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并参与编写《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和《冰雪蓝皮书: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

从出生起,魏庆华便注定与冰雪紧密相连。他的家在亚布力滑雪场的山脚下,滑雪对他而言不是《智取威虎山》中的影视片断,而是与小伙伴玩乐中的真实情景:童年时,他们常常用自制的木头雪板,在山间坡地顺着车马道飞驰而下,一路滑进山林里……

1992年7月,魏庆华从东北林业大学自然保护专业毕业后,放弃进入林业局工作的机会,选择了亚布力滑雪场。入职不久,这名政工干事便怀着一腔热情,给单位写了近2万字的建言书,向外界传达了“我要干事儿”的信号。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他也确实颇受领导赏识,不到一年,就成为亚布力雪上训练基地主任助理。

魏庆华与大型体育赛事的缘分,早在第三届亚冬会时就结下了。1993年,他参与了亚冬会的申办工作,因为一旦哈尔滨申办成功,亚布力滑雪场将作为雪上项目的比赛地。这是我国第一次申办综合性的冰雪运动会,加上启动较为紧急,魏庆华每天忙着准备各种材料。

1993年12月2日,当哈尔滨申办成功的消息传来,他激动得拿起鞋刷子狂敲脸盆。在亚冬会筹办过程中,魏庆华依旧出力不少。他参与了场地建设、上报和认证等工作,凭着一本英文字典查找专业术语,填报各种英文材料。他也因此对冰雪运动项目越来越熟悉,甚至去考了冬季两项的国际裁判,并在1996年的哈尔滨亚冬会上执裁。

“参与哈尔滨亚冬会的申办、筹办和举办,对我个人成长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提升。”魏庆华感慨道,哈尔滨亚冬会不仅帮他开阔了眼界,也让他陷入了思考:一场大型赛会,究竟会给体育产业带来什么?

从亚布力走出来的雪场专家、为北京冬奥造雪!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他敏锐地发现,大型体育赛事能调动起普通民众的冰雪热情,发展滑雪旅游产业应成为未来的方向。此后,已成为亚布力滑雪场副场长的他,在各种场合频频提及“滑雪产业”一词。

亚布力滑雪场的主业是保证运动队竞训,魏庆华想用副业带动主业,张罗着要建一个雪场,对普通公众开放。他的想法因为过于超前,显得有点“不务正业”。为了打消周围人的顾虑,他打了个比方,以此解释事业与产业的关系:咸的咸菜缸里腌的不咸的咸菜,比不咸的咸菜缸里腌的咸的咸菜还要咸。在他看来,抓产业就是要打造一个咸的咸菜缸,不是要弱化事业功能,而是要用副业支撑事业功能更好地发挥,“单位有钱了,啥事儿就都好办了”。

征得单位同意后,魏庆华和30多名雪场职工用4个月时间自筹90万,在亚布力建了一个面向公众开放的滑雪场,并给亚布力滑雪场25%的股份,算是场地使用费。他们从法国定索道设备,买滑雪装备,并对接待空间进行了改造。魏庆华等人的公司开起来后,第一年的收入是68万元流水,这样的高收益是雪场以往搞种木耳等多种经营从未有过的。

“第二年滑雪场升级改造,我们只用半天时间就筹集了54万元。”魏庆华回忆道。

1998年,魏庆华受邀前往法国,花三周时间考察了当地的大型滑雪场、雪板厂。第一次出国让他大开眼界,也对滑雪产业有了更多思考。特别是,魏庆华读到了由国家旅游局撰写的一份滑雪旅游赴法考察团的考察报告。时隔二十多年,在提到这份考察报告时,他仍然难掩激动之情:“这里面关于发展滑雪旅游产业的建议,非常有价值,很多想法儿现在读来仍然熠熠生辉,每年我都要反复研读好几遍!”

转战崇礼见证贫困县“逆袭” 深度参与北京冬奥会筹建

办公司那4年,魏庆华替亚布力雪场蹚出了一条路。他蛰伏了一段时间,此时,卢健向他伸来橄榄枝。这位后来被称为“中国大众滑雪教父”的实干家,要在北京密云建南山滑雪场,正缺一个了解滑雪产业又有产业实践经验的帮手。

2001年6月,离开亚布力的魏庆华,正式成为南山滑雪场的执行总经理。跟以往的工作不同,这次他的任务不是“锦上添花”,而是要“开天辟地”。他带领工人摸爬滚打,在村子里租房住,经常通宵达旦地干活,终于花四个多月的时间在荒山上建起了一座大型滑雪场,作为“技术担当”,不仅负责建场地、修索道,他还带头组装和调试了从奥地利进口的成套造雪系统。

“南山一起,让人们对在北京周边通过人工造雪建雪场这件事儿,有了新的认识。”魏庆华这样解释南山滑雪场的重要意义。关于南山,其实还有个事儿被滑雪圈津津乐道——“谷爱凌可能比密云人还了解南山滑雪场”。因为从2013年开始,南山成了她假期的训练基地,这里是见证她成长的地方。

魏庆华曾多次去德国、奥地利、韩国等地的雪场考察,考察内容主要是场地管理、人工造雪、索道运行、滑雪教学、雪具出租和市场营销等。他撰写的雪场考察报告,被好利来蛋糕创始人之一罗力看到,合作伙伴建议罗力:“你要做雪场,就得找这样的人。”

2003年,罗力在张家口崇礼选址建设万龙滑雪场。当时的国家级贫困县崇礼,只有一家小型雪场,没有索道,上下山得坐吉普车拉运。从北京转战崇礼,需要魄力和眼界,好在这些优点魏庆华从来都不缺。

魏庆华说,当年促成他做出抉择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要是良好的资源禀赋。崇礼的山形地貌和高差适合于做大型滑雪场,独特小气候之下的雪量、雪质和气温适合做国际水准的滑雪场;其次是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崇礼虽地处河北行政区,但实属京畿范畴,据门户之实拱卫北京而得地利。当时做转场的决策时,他与同道兄弟说了一句话:“今天我们离开北京,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回到北京!”后来,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证明了他当年的选择是对的。

一家大型滑雪场,对一个落后小镇的拉动究竟有多大?有人曾评价,万龙滑雪场拉开了崇礼向冰雪城市转型的序幕。成为万龙第一任总经理后,魏庆华参与了早期的开发建设。从规划、建设、运营到市场推广,全部流程他再次完整地实践了一遍。

“南山、万龙这些国内知名的滑雪场,都是从一片荒山中建起来的,跟我一起建雪场的亚布力人,肯吃苦、懂技术、会管理。大家全都冲到一线,个个是把好手。”当年,跟魏庆华一起出来闯天下的,还有几位亚布力的索道工、电工、场地工、厨师。如今,他们纷纷成为当地的雪场高管。

在万龙滑雪场8年,魏庆华见证万龙成为提升区域雪业的“领头羊”,从第一个雪季收入30万元,到他离开时一个雪季收入4000余万元。与此同时,魏庆华也成为了颇有名望的业界大咖,黑龙江省市领导来张家口考察、调研滑雪产业时,他负责作介绍,也尽己所能帮家乡出谋划策,提供帮助。

2010年12月,在家休养的魏庆华又被拉回崇礼。密苑云顶董事长林志华点将,邀他参与筹建云顶滑雪场,任副总裁兼滑雪场总经理。到云顶后,魏庆华与冬奥会的联系日渐紧密。2013年1月,他陪同国际资深奥运专家挪威人彼得·罗宁根,在崇礼太子城区域做资源评价,罗宁根用四个字评价各个拟选的赛场条件——“无与伦比”。2013年10月,张家口正式启动奥运申办。

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办成功,魏庆华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的身份也随之改变,由北京冬奥申委张家口运行中心的高级顾问转为规划筹备工作,并于2019年开始参与北京冬奥工程建设,并负责场地验收、认证、评估,服务雪季测试赛,直至冬奥会期间负责张家口3个滑雪赛场的技术保障工作……

从亚布力到北京,再由北京到崇礼,始终站在“风口”之上的魏庆华,不仅见证了中国雪业的发展,也见证着小镇崇礼是如何借助滑雪产业大发展之利,逐渐形成滑雪场集群,摇身一变发展成为旅游服务功能完善的中心城镇,吸引许多外地人甚至是外国人到此投资置业的。

从亚布力走出来的雪场专家、为北京冬奥造雪!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后奥运时代” 如何借力发展冰雪经济?

有影响的洲际和国际滑雪赛事推动滑雪产业在我国的大发展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此,魏庆华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会是我国冰雪竞技、大众滑雪和冰雪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拐点。”对于冬奥之后必将到来行业井喷式发展,他表示,滑雪产业的发展不应该只停留在市场规模上,一定不能缺失了质量。滑雪业界要在滑雪场数量、滑雪场装备水平、滑雪场运营管理水平、滑雪教学水平、滑雪市场营销水平、滑雪装备制造水平、滑雪文化建构水平、滑雪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水平等方方面面都有大发展,实现我国滑雪产业规模和质量的整体提升。唯有如此,这种井喷式的发展才是健康的,才是可持续的。

其实除了北京、张家口,近年来,魏庆华的身影还曾出现在吉林长白山、四川龙门山和新疆天山的大山和雪野之中。他参与了万达长白山国际滑雪场的开发建设、承担西岭雪山滑雪场的规划任务、协助丝绸之路滑雪场改扩建……

后奥运时代,如何借力发展冰雪经济?魏庆华也给家乡黑龙江支了招。“除了作为冰雪竞技大省,黑龙江还应把冰雪产业提振起来,在产业上执牛耳、做龙头。”魏庆华说,现在全国大小雪场800多家,可谓遍地开花,竞争十分激烈,龙江雪场发展要想提速,应该向休闲度假转型,发展“滑雪+度假村”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一定要把游客留下来。黑龙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冰雪资源,降雪量大、雪质优良,而且气候独特,可以打时间差,从张广才岭到小兴安岭、大兴安岭,打造有梯度、有深度、有品质的冰雪旅游产品。

在崇礼打拼多年,魏庆华深切感受到,当地之所以能迅速崛起,跟大型企业投资兴建雪场有直接关系。为在滑雪产业方面吸引投资,黑龙江应持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整合资源,打造泛亚布力滑雪大区。

魏庆华建议,一是把黑龙江已经编制完成的高水平的冰雪产业规划落地实施;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和产业运行环境,吸引在外的龙江冰雪人才回流,支持家乡冰雪产业大发展。三是深度挖掘亚布力论坛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引导社会资本落地支持龙江冰雪产业振兴。四是以泛亚布力冰雪大区建设为承载,进行“两山论”的产业实践,争做全国样板。

另外,魏庆华也建议,黑龙江可以在区域协同发展上做文章,新疆滑雪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比如去年吉林与阿勒泰地区签订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冰雪产业发展联动协作新机制、共享冰雪产业发展新政策、共用冰雪文化新市场等,“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试着走出去,谋求合作发展?”

记者:周际娜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