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目将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我省出台实施意见

龙头新闻·生活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黑龙江省出台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到2022年,体育课程开齐开足,体育教师配齐配强,校园冰雪运动基本普及。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美育教师基本配齐配强。

到2035年,基本形成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彰显黑龙江特色的学校体育和美育体系。

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体育方面

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形式,逐步提高中考体育科目分值占比,积极创造条件,将冰雪项目纳入中考。积极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学校测试项目、标准要公开化,测试形式要规范。对体育科目考试情况实施经常性督导。

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逐步增加课时,丰富课程内容,严禁挤占和挪用体育课时。小学1-2年级每周体育课不少于4课时,小学其他年级和初中每周体育课不少于3课时,高中每周不少于2课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要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为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为其他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强化体育教学结果运用,注重学科融合与课程思政。

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游戏活动,培养体育兴趣爱好,促进运动机能协调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将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作为体育课必修必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高中阶段进一步发展学生运动专长,根据实际情况,有序把专项运动技能作为必修选学内容,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职业教育阶段促进体育课程与职业技能培养结合,培养身心健康的技术人才;高等教育阶段促进体育课程与创新人才培养结合,培养具有崇高精神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发挥我省冰雪优势,积极开展不同特色的冰雪活动。在中小学校体育课全面普及滑冰、滑雪项目,鼓励各校开设冰球、冰壶、冰爬犁、抽冰尜等体育项目,帮助学生熟练掌握1-2项冰雪运动技能,提倡学校定期举办冰雪运动会。遴选500所省级冰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重视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推广,探索武术、摔跤、空竹、毽球、八段锦、射艺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开展教学、训练、竞赛活动,涵养阳光健康、拼搏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定期开展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普及与成果展示活动。

美育方面

把中小学生学习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制定我省学生艺术发展的测评体系和测评管理办法。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工作从关注学生“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成长当中对艺术的“感知与判断”、“理解与分析”、“运用与表达”进行全过程评价。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高校要合理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修满规定学分方能毕业。

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严格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不断拓宽课程领域,逐步增加课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围绕课程目标,开设以艺术课程为主、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美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艺术课程小学每周不少于4课时,初中每周不少于2课时。普通高中艺术课程累计不少于108课时。非艺术类中职学校艺术类必修课程累计不少于72课时。职业教育应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强化实践,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课程。高等教育阶段应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鼓励高校将美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

中小学校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课程。创新艺术教育理念,尊重艺术教育规律,探索“感受和体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挖掘艺术内涵和提升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依托黑龙江“五色”教育资源,建设独具特色的艺术实践课程和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黑龙江优秀精神,普通高校应开设艺术限定性选修课,也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具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有机结合,推进“新文科”、“新师范”建设,打造一批一流艺术教育课程,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融合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加强美育网络资源建设,完善美育数字资源库。

以班级为基础,培养每名学生至少1-2项艺术爱好,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开展合唱队、舞蹈队、乐队、美术工作坊等“三队一坊”建设,定期组织综合性校园艺术节或舞蹈节、戏剧节、合唱节、合奏节、美术展等专项实践活动。高校要广泛开展班级、年级、院系、校级等群体性艺术展示交流活动,加强各种艺术类社团建设。

来源:龙头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