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孕不育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但由于辅助生殖医疗费用高企,辅助生殖普及率低。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湖南省委会主委杨维刚建议,将治疗不孕不育疾病的辅助生殖技术部分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目前,辅助生殖的常规手段为人工授精技术和试管婴儿技术。据估算,人工授精每周期的费用约5000元,试管婴儿的价格则从2万元到8万元不等。巨额的辅助生殖服务费用大大加重了很多家庭的经济负担。“比如,衡阳一对接受2周期的辅助生殖技术并获得成功的夫妇,夫妻双方每周期检查、治疗、药物、胚胎冻结、保胎等费用约4万元,2个周期实际花费8万余元。”杨维刚举例。
杨维刚建议,在充分保证现有民生医疗需求的前提下,拓展辅助生殖医疗服务的可覆盖面。据统计,2020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24846亿元,总支出21032亿元,累计结存31500亿元,其中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累计结存10096亿元。如一年为200万头胎夫妇提供医保支持,每对夫妇报销2万元,每年医保将为此支出400亿,比例尚可,可充分挖掘医保基金潜能,探索拓展此项服务。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分地区、分人群、分类别、分阶段实施,逐步将常规检查项目和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杨维刚认为,逐步将辅助生殖服务纳入医保,需进一步强化政企合作,通过政府与辅助生殖服务机构和药品供给方进行价格谈判,对相关药品、检测和医疗器械等进行集中采购,既保证企业利润,又降低服务成本。具体方案的制定还需通过医保部门主导开展更广泛的调研、更充分的讨论,以便更可实施、可操作、可促进。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微信关注:xxcbwx,24小时报料热线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