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甘华田:关注抑郁症患者,建议推动心理疾病诊疗纳入医保

“据统计,我国各类心理疾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人,其中抑郁症患者人数超9500万,抑郁症终生患病率达到了6.8%。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人类第二大杀手,也是我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聚焦心理疾病诊疗体系,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华田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心理疾病诊疗纳入医保的建议》。

“建议尽快建立心理疾病医保体系,统一心理疾病界定标准,尽早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纳入医保目录,完善心理疾病治疗的社会保障。”在他看来,加强心理疾病患者社会保障,尽快将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纳入医保体系具有重大社会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甘华田:关注抑郁症患者,建议推动心理疾病诊疗纳入医保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甘华田

现状:

心理疾病的界定、治疗和用药等缺乏统一的标准

医疗和医师资源供给十分有限

“目前我国的心理疾病防治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心理疾病的界定、治疗和用药等缺乏统一的标准,难以形成科学的诊疗流程,不利于建立合理的报销目录和报销比例,对心理疾病的诊疗纳入医保起到了阻碍作用。”甘华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除了心理疾病界定不统一,我国在心理疾病防治中的识别机制上还存在较大问题。比如,由于缺乏完善的心理服务体系,导致心理疾病的预防和识别不足,很多心理疾病患者难以获得专业心理治疗。此外,他提到,相对于庞大的心理疾病患者群体,我国心理治疗的医疗和医师资源供给十分有限。

他还注意到,尽管大部分治疗心理疾病的药品已纳入基本药品目录,但目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都不在医保范围,导致心理疾病患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缺乏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康复治疗。

建议:

尽快建立心理疾病医保体系

尽早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纳入医保目录

在此基础上,他建议尽快建立心理疾病医保体系,尽早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纳入医保目录,完善心理疾病治疗的社会保障。

在他看来,将心理疾病纳入医保,可有效缓解心理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提高患者医疗服务利用率,从而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能引导公众对心理疾病的科学认识,降低患者病耻感,提高患者寻求医疗救助的主动性。

另一方面,他强调,心理疾病的界定是患者进入医保体系的门槛,因此,建议建立心理疾病界定和诊疗的统一标准,“有利于识别心理疾病患者,完善医保报销项目目录,制定科学的报销比例,从而提高医保基金和医疗资源使用效率。”

在医疗资源供给上,他建议加强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培养,建立一批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和专家智库。同时,通过将心理疾病纳入医保,提高公立医院相关科室设置积极性,增加医院心理治疗门诊服务供给。

他还建议完善心理疾病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基本药品目录,将心理疾病常用药物和新研发的有效药物纳入医保目录,提高基本药品目录对心理疾病治疗药物的覆盖范围,缓解心理疾病患者的药品费用支出负担。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图据受访者

编辑 谭王雨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