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温暖丨白领做完核酸先更新“实况”,学生建立校内信息“中转站”……非常时期,这些互助文档真的很暖
“亲测晶彩大厦检测点五六分钟搞定!”今天上午10点06分,单位设在静安区威海路上的吴小姐看到了单位群里公布的信息,紧接着就将其更新到了一份名为“上海核酸检测点排队实况”的互助共享文档里。
3月10日,同济大学大四的学生姜嘉诚在朋友圈再次发布互助文档链接时提到“目前充电线、充电器资源较为紧缺”。数日之后,文档上新建的“可提供帮助”的表单上,已有近150条资源共享信息,在“什么时间(可以提供)”一栏中,大部分都写着“随时”、“都可以”。
非常时期,全市上下都投入到了疫情防控的战役中。与此同时,一些市民自发创建的互助文档也在人们的朋友圈、微信群中传播。
病毒阻挡不了数据和心意的穿梭,这些文档图表中的一条条资讯正拧成了一股正能量,提供实用性、便捷度的同时,也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温暖与力量。
做完核酸先更新“实况”,可编辑人数频频触上限
根据公司安排,吴小姐今天起开始居家办公,上午在单位微信群中看到了部分轮岗的同事上午做核酸的信息后,立即想起了昨晚在小区业主群里看到的“排队实况”文档。
打开文档,找到浅粉色的“静安区”专区,在确认没有晶彩商务大厦的核酸点信息后,吴小姐立即新建了相关词条,并在“排队情况”一栏录入了“14日上午五六分钟搞定的信息”。在发现部分信息尚未收集全后,她又通过微信群联系到了发布信息的同事。
想问下哦,今天上午去测核酸时,是咽拭子还是鼻子呀?是固定点吗?
掌握了准确信息后,她又在“备注”一栏添上了一句“大白说这个点是针对附近所有大楼的,可能是临时点不知道会开多久哦”。
据记者观察,这份核酸排队实况互助文档平均5至10分钟就会更新一次,截至发稿前的第269版已经收录了近180条更新信息。
在“排队情况”一栏下,有简单的“较快啊”、“超慢”、“暂停服务后续等通知”,也有絮絮叨叨的“昨天去半小时搞定,今天大概一个半小时排到,保安大喇叭让排人工缴费,其实旁边有自助机和网上缴费二维码……”等一长串体验式评价留言。
试图点击进行修改时,最常遇到的情况就是“可编辑的人数已达上限”,一般需要稍待片刻方能参与更新。
通过随身办等官方渠道,我们可以便捷地查询到核酸监测点的所在地址、服务时间等公开信息,而自发建立的简易平台则凝聚着更多民间智慧与经验的力量。
吴小姐告诉记者,近期她所住的小区业主群里一直会有关于核酸检测的讨论和讯息分享,大家对排队人数过多、等候时间较长的检测点都采取了“能避就避”的态度。
后来有邻居在群里发了这个表格,大家都觉得特别方便。我之前做好了核酸后也会把大致的等候时间、出报告时间更新上去。虽然今天居家办公,但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上海的防疫工作出一份力。
高校学生建立校内“信息中转站”,表单从“需要帮助”扩充至“可提供的帮助”
从昨天起,同济大学各个校区都进入了准封闭的状态。最近,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大四学生姜嘉诚和其他同学一样,每天除了就餐,基本就待在四平路校区的学生宿舍里看看书,有空就去刷一刷校内的疫情互助文档,了解最新动向。
这个文档是姜嘉诚在3月9日同济大学开展闭环管理后着手建立的,3月9日下午在朋友圈发布了查看文档的二维码后,到了第二天中午,互助文档的“信息中转站”功能已初步显现,姜嘉诚立即在各个渠道开始呼吁当时最急需的充电线、充电器等资源的共享互助。
目前充电线、充电器资源较紧缺,希望有多余充电线的同学们登记共享……缺少充电线的同学们请与前一个表格有充电器的同学互相联系……
这份互助共享文档至今已经经过了多次更新补充,排在最前面的“请先看这里”和“济疫发布”作为官方信息的收集和发布端口已经被上锁,即不允许普通读者修改更新。其后还有“公共服务区”、“嘉定专区”、“Q A问答区”、“可提供帮助”,乃至“加油打气区”等多个分区。
互助文档建立之后,我们校党委学研工部、校党支部联合会的同学们一起组成了核心互助组,形成了个人轮值的日常值班模式。这个队伍也在不断扩大,慢慢覆盖到了嘉定、铁岭、彰武等学校区域。
记者看到,在“求助表”一栏中,置顶区域注明了“紧急需求请标红,若已解决请填写已解决,并整行标绿”,以及“如有紧急情况,请第一时间联系班主任/辅导员/导师/班长”。
姜嘉诚告诉记者,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小组成员一边将各个校区最新动向更新在文档中,一边也会不断刷新了解同学们的需求,并力所能及分享在不同校园群中寻求帮助。例如此前成员们就曾借助校内志愿者的力量,为有药物需求的同学寄送、传递过药品;也曾与辅导员一起安抚了一名因扁桃体发炎而引发恐慌的同学,最后在其核酸检测正常后通过闭环通道就医。
目前在文档的问答专区,留言数已接近600条,从“去哪里做核酸”到“还能回本校区吗”,从“北门现在还能拿外卖吗”到“请问四平公共浴室今天开吗”,林林总总涉及了各种各样的身边事,大部分都有一个以上的回答。“加油打气区”更是成为了一处正能量满满的“线上小客厅”——
疫情防控工作繁重复杂,辅导员等老师可能会分身乏术,我们希望这个文档可以作为一个补充,一方面来传递最新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同学们带来心理上的排遣和安慰。
最让姜嘉诚感动的是,互助文档已经从最开始以“求助”为主的功能不断“进化”在新增的“可提供的帮助”表单上,目前已经有近150条同学留下的信息,有毛毯、数据线、常用药品,也有牛奶、水果、泡面,还有卸妆水、隐形眼镜甚至“身高160的衣服”,可提供的帮助时间基本均为“随时”或“电话/短信/微信都可以”。
据后台数据统计,截至目前,这一互助文档仍在持续更新中,累计访问人次超过13万。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我觉得说得很好:希望大家别总是觉得烦,觉得青春都被疫情偷走了。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使命,近百年前就有和我们同样年龄、为国家谋出路的青年,现在将这个接力棒传递到了我们的手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时刻准备迎接其他的考验。
姜嘉诚说,疫情其实也让大家意识到了生命的重要性,也见识到了更多面的世界。无论如何,大家都要在特殊时期里,找到平衡,找到浪漫,也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