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上,张文宏解读“看不懂”的《诊疗方案》!当下疫情需要“三个武器”

近日,上海举行第125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静安区彭浦镇党委书记辛毅就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发布会上,张文宏解读“看不懂”的《诊疗方案》!当下疫情需要“三个武器”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市卫生健康委通报:(3月16日),我市新增8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15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在昨天报告的8例确诊病例中,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归为确诊病例。150例无症状感染者中,69例在集中隔离管控中发现,1例为外省返沪人员协查中发现,其余为相关风险人群筛查发现,均已闭环转运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情况稳定。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8+150,新一轮网格化筛查启动,“十问十答”为你解惑!

嘉定马陆镇宝安公路3705弄1号

18日0时起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邬惊雷表示,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自2022年3月18日0时起,将嘉定区马陆镇宝安公路3705弄1号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上海市其他区域风险等级不变。

张文宏:这次《诊疗方案》

是目前所有版本中最科学、最好的

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对目前市民关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发布会上,张文宏解读“看不懂”的《诊疗方案》!当下疫情需要“三个武器”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1-

国家新版诊疗方案刚刚公布,出院标准和随后隔离管理要求也都有调整,请问相关内容怎么理解这些调整?随后上海具体防疫措施会不会随之进行改变?

张文宏:诊疗方案是整个医疗机构要用的,很多老百姓在网络上自己下载看了,看来看去觉得看不太懂,这很正常,能看懂就不正常了。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正规的医疗流程。

昨天下午6点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向全国各地进行了一次解读,今天发布会也是基于昨天晚上的解读。市民肯定很想知道专业医生是怎么看的,所以昨天解读之后我在感染传染病领域邀请了五六十位专家在网络上进行了一次闭门大讨论,大家得出一个结论,这次《诊疗方案》是目前所有版本中最科学、最好的。要知道关起门讨论,能有这样的支持概率是不常见的,一般关起门来都是批评,但是确实表扬了。

从第一版到第九版迄今为止,从对新冠病毒一无所知,最早诊疗方案都是凭医学方面的经验制定,随着科学证据越来越多,最终《诊疗方案》必须完全基于科学制定一个最合理的方案。

比如出院后的管理,隔离14天还是21天?当然,一般认为隔离越久越安全,但是制定出院后管理这方面的方案我们要进行科学制定。现在定下来7天,7天必须有充足科学依据,当病毒载量到了一定低程度以后,就不再具有传染性了,居家7天再做一次核酸检测符合病毒很低的水平就可以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以前出院到隔离点待两个礼拜,现在改成出院居家监测7天再做核酸,这是一次大调整,科学依据要通过足够科学数据来保证。

病毒低到多低才没有传染性?现在看到病毒都喜欢讲CT值,认为越低越好,其实并不是越低越好。比如有些病人4个月都不转阴,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把这个人在定点医院隔离4个月呢?肯定要给出一个最科学核酸出院的标准。是不是当核酸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出院就不再具有传染性了?什么样的核酸水平能让风险足够低,又是我们能够忍受最少最短的隔离天数?这个标准比以前出现了大调整。

基于国际上连续两年多的抗疫,大家做了大量科学研究出来标准,这次标准调低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调整,意味着我们不会在医院隔离非常久的时间,换句话说出院的人就可以提早了。现在上海平均住院天数是15天,但是核酸一调整可能降低到10天,以前还要隔离两周现在就可以居家了。对于一个被隔离的人、被隔离的家庭,感受度会出现非常大的改变。专业医生都在拍手叫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所有治疗的民众隔离时间缩短,对整个社会又不增加防控的风险,大家觉得科学就叫好。

还有一个是医疗机构里重点讨论分层救治、分层治疗。我们会把病人按照轻症、重症还有高危因素进行分层,轻型、普通型都要进行分层,轻症病人和无症状的人会隔离在指定具有医疗条件的隔离点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留出更多医疗资源救治重症病人。通过这几个重大标准的制定,会为我们未来抗疫腾出空间。会感觉病人出院更快了,医院轻症可以集中收治了,重症收治在定点医院。集中救治的点也是具有一定医疗观测、监测能力的。分层管理的方式会对医疗资源的优化带来大量所需要医疗资源冗余度提升,未来抗疫我们心里就有把握了。

-2-

国家新版诊疗方案中,将CT值设定大于35。这是否意味着,当CT值大于35时,不算作核酸阳性?

张文宏:很多人说CT值,其实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CT,以为到医院拍个CT。CT值原则上扩增的阈值,什么意思?病毒量到底低到多少才被认为是有风险的,按照现在标准,核酸量非常少,病毒量非常少,根本检测不出来。通过核酸扩增技术拼命扩增,到底扩增到多少轮可以?比如现在扩增到30轮、35轮还是40轮?疫情刚来的时候,大家都是基于对这次防疫整体的要求定为40,有没有可能更低?我们边抗疫边研究,全球也都在探索。通过研究发现,当CT值阈值调到30倍扩增时基本传染性已经很低了,调到很低时还要保证充分冗余度。这次疫情都是这样发展来的,继续调高到35时,全球科学家和中国自己的研究大家全部认可。这次下调是一个重大调整,意味着一到35我可以告诉大家,大家只要住院以后在医院住7天、10天。但是拖尾现象极为严重,如果要等待35-40这一段,有些人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问题是几个月在医院里住着,在救治里面毫无意义,如果不具备传染性再把他关在医院里也是极不合理的。

科学是有责任把CT值做到非常合理的位置。这次调低,我们可以保证患者不会有这么长时间住院,所有人在医院待的时间会大大缩短。最关键的一点,这个值到了35的水平之后,我们就不再要求你在隔离酒店再隔离2周再让你回家,你可以直接居家观察了。做出这样一个重大决定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非常多科学研究堆砌在那里,这也是这次诊疗指南我们所有医疗工作者认为非常科学的原因,它是基于循证医学和科学研究基础做出来的。如果要为这次重大改变给一个评价,我认为这是我们在智慧抗疫方面走出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希望将来抗疫就是通过这样一步一步,达到国家和人民所预期的那个目标。我相信这一次《诊疗方案》的制定就是迈出了这么一步。你认为是一小步也可以,认为是一大步也可以,我认为在诊疗领域是迈出了一大步,但是在整体抗疫路上我认为还是一小步,希望抗疫早点取得成功。

-3-

当下抗疫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张文宏:未来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疫苗保护、治疗能力提升和充足医疗冗余度。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我传递给大家的信息是这三个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变,哪怕是治疗药物方面小分子药物,中国自己的抗体药里面都有,以前没有效果的或者效果不确定的药物全部被删除,我不再介绍。总之,对未来我们有三个武器:第一,疫苗充分的注射;第二,我们要有治疗有效抗病毒药物和其他药物包括中医药等支撑;第三,有非常充足医疗冗余度。这次诊疗方案的更新是在抗疫整个过程当中非常具有战略性的一次调整。医疗界对这些调整非常期待,后面什么时候实施?邬主任已经召集上海专家组进行讨论,卫健委的领导也进行了讨论,相信在国家统一安排下我们将会逐步推进,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今天的发布会还聚焦这些热点

1.这次上海网格化筛查重点区域怎么划定?这一轮48小时做完两次核酸之后还需要做吗?

邬惊雷表示,重点区域是以本次疫情发生以来出现病例和感染者的情况,及其在区域、单位、人群中聚集和分布特点,结合考虑区域内人口密度、社会特征、经济活动特点等综合因素确定。本次原则上以街道(乡镇)为筛查单元,划定重点筛查区域范围。此轮48小时做完两次核酸后,将根据筛查结果,综合研判筛查区域内的人群感染风险以及是否有扩散传播风险可能,等核查结果出来以后,根据该区域筛查出来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多还是少,年龄分布、人群分布等,特别是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看看扩散传播风险的可能,动态调整下一步疫情控制措施。

2.静安区彭浦镇如何结合属地工作情况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居民应该怎么配合?

辛毅向记者介绍,静安区彭浦镇辖区面积7.88平方公里,应筛查人口13.6万,区域内既有居民小区、也有产业园区,既有大型商场,还有商务楼宇。大家知道,这次疫情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密集、情况复杂的区域来讲,开展“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非常及时、非常必要。

辛毅表示,根据市里部署,昨天和今天,在镇域范围内,组织开展了48小时2次核酸筛查。市、区两级也都全程给予了大力支持。比如,在镇里全员发动的基础上,区委、区政府抽调了98名医务人员、200名公安干警、160名机关企事业单位骨干增援。前天晚上连夜将各类保障物资落实到基层。从组织推进工作来说,一是注重科学布点。我们充分考虑每个小区、园区、楼宇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置了87个采集点,做到“全面覆盖、便民便捷”。二是注重现场组织。考虑到这次筛查人数众多,我们在每个采集点划分了“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形成流水操作,提高采样效率。三是注重服务保障。比如,组织提前做好“登记二维码”的截图保存,便于提高核酸检测效率。又比如,对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我们安排志愿者提供登记服务。

辛毅说,在这次核酸筛查中,采样医生不仅每小时要采100-120人,很多还主动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减少居民等待,我们很多“大白”脱下防护服后,浑身上下都湿透了,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同时,广大群众对这次核酸筛查非常支持、全力配合,很多居民、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和居家办公的“上班族”,主动报名当志愿者。在所有工作人员和广大居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昨天一天,在扩大流动人员采集量的基础上,我们镇累计筛查采样14.6万人。

3.近期结束高风险筛查,是不是意味着就安全了?此外各区筛查因为不是同时完成的,筛查完人员可以正常外出吗?

邬惊雷表示,这存在两个不同层面去考虑。高风险筛查涉及到人,个体是不是安全?所处的区域是不是安全?从个体层面来讲,48小时之内测两次核酸,如果都是阴性的话,说明你目前是比较安全的。

第二从所在区域来筛查。从区域层面看,只有区域内所有人员2次筛查均为阴性,提示区域内目前风险较小。区域内如检出阳性,尤其是阳性例数较多的情况下,表明社会面仍存在潜在感染和传播的风险,需要做进一步研判,采取下一步针对性防控措施。

邬惊雷说,根据这轮筛查要求,筛查重点区域人员应该在当时居住地保持相对静止,在48小时内接受两次核酸筛查。大家感觉到两次,其实是采样、标本运送、处理、检测、报告等时间。因为各个区筛查不可能做到完全同步,我们提倡已经完成筛查的人员,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尽量别外出,最大程度避免筛查期间人员规模性的流动,尽快实现社会“动态清零”。

邬惊雷强调,在48小时内核酸检测采样结束要等到阴性结果以后,管理措施才能解除。一直要等到结果出来,如果结果没出还是要等一等。实际上大家感受可能会超过一定时间。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