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洛杉矶时报》11月9日文章,原题:拜登的“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给了中国机会 几年来,美国将影响力拱手让给中国。拜登承诺将加强美国在亚洲的参与,捐赠疫苗并加强军事承诺。但当涉及太平洋地区的经济时,他却无所作为。特朗普决定美国退出11国太平洋贸易协定近5年后,本周正值亚太领导人举行年度经济峰会,拜登政府仍未明确对地区的经济构想。上周拜登宣布美国在探索新的印太经济框架,但几乎没给出如何落实的细节。
中国打算利用这一优势,推动《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该协定曾被视为美国可用来为该地区制定规则的工具。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中国领导人上个月表示,中国还将申请加入一个数字经济协定,其中包括美国的合作伙伴新加坡、智利和新西兰。总部设在新加坡的亚洲贸易中心创始人黛博拉·埃尔姆斯说:“从经济方面来讲,美国在该地区(本就)扎根薄弱,如今更加落后。一个反对‘美国优先’的政府,现在仍然在讲‘美国优先’,只是换了种说法。”而对中国来说,加入CPTPP将有助于反驳有关它不遵守规则的看法。
与此同时,东南亚更加依赖中国。2019年,中国占到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电气机械和原材料等货物贸易的18%,高于2010年的12%。同年,美国占东盟贸易的10%,与10年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美国保持优势的一个方面,是在制造业和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占2019年东盟国家外国投资的15%——几乎是中国的3倍。但过去10年来,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增长速度要更快。
白宫上周的一份声明称,拜登计划“与合作伙伴探讨”的区域经济框架将涵盖一系列问题,包括贸易便利化、数字经济标准、供应链韧性、去碳化和劳工权利。但华盛顿的政治氛围令选择美国的亚洲合作伙伴所喜欢的方案——重新加入CPTPP——变得不可行。
亚洲许多国家欢迎美国在经济方面的努力,他们寻求平衡其最大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东南亚国家尤其不想在美中之间选边站,也不想过度依赖某个国家。中国领导人强调中国在贸易方面的领导作用,表示中国政府对包括产业补贴、国有企业在内的问题的谈判持开放态度,这些问题是CPTPP最初计划解决的。(作者菲利普·海曼斯,陈俊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