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叶筱筠
“医生,有人给我介绍了个对象,可我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4年了,不想耽误人家。”28岁的小王略带腼腆地告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脂肪肝门诊副主任医师朱永芬。
4年前,小王就在体检中发现了肝功能异常,超声提示脂肪肝,但小王觉得自己没啥感觉,人又年轻,想“观察观察再说”。这一拖延就是四年,直到最近,他才在父母的敦促下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脂肪肝门诊就诊。谁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再拖延一点,可能就无力回天了
小王身高 178cm,体重 90.3kg,身体质量指数BMI 28.5(正常参考值18.5-24),已达到肥胖(BMI超过28)。医生询问后发现小王的食量偏大,偏爱主食类食物,且经常吃零食,偶尔喝含糖饮料,无规律运动习惯。
进一步排查提示患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瞬时弹性超声检查提示肝脏脂肪衰减 317,硬度14.8,意味着小王肝脏有大量的脂肪,同时肝脏已达到肝硬变状态。进一步行肝穿刺活检证实小王虽然没有肝硬变,但也已达到3级肝纤维化,也就是小王已经处于严重肝纤维化,肝硬变前期。
“再过7-10年,可能他就已经处于肝硬变阶段了,那时我们基本没有任何办法让他的肝脏回到健康状态。幸好现在来就诊为时不晚。”朱永芬说。
在邵逸夫医院脂肪肝门诊,小王接受了脂肪肝危害的宣教以及正确生活方式的指导,开始护肝以及抗纤维化等药物治疗。同时,在脂肪肝营养咨询团队的调整指导下,小王逐步改善了饮食和运动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小王体重逐渐下降,肝功能以及血脂、血糖也得到恢复,目前仍在积极治疗中,痊愈的希望很大,这让小王充满了信心。
视觉中国供图
脂肪肝是“沉默的杀手”
脂肪肝是指肝脏细胞出现了脂肪的沉积,脂肪肝的病因有很多,肥胖以及代谢异常是主要原因。目前脂肪肝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肝脏疾病。
然而,像小王一样对脂肪肝掉以轻心的患者不在少数。脂肪肝患者在整个病程中都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一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以及右上腹部不适的症状,大多数患者都因为体检发现有脂肪肝或者肝功能正常就医。
但应该注意脂肪肝并非一种良性疾病,有一部分患者会经过肝纤维化逐渐发展为肝硬变,甚至肝癌;有一部分患者会发展成为心血管疾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心梗、脑梗;同时患脂肪肝人群的其他非肝脏肿瘤的患病风险也会高发,它就是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沉默的杀手”。
肝功异常患者要尽早到医院
小王坦言,他知道脂肪肝,但没听说过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我们肝脏从健康的肝脏逐渐发展成为肝硬变的一个过程,肝脏出现变糙变硬,出现类似“疤痕”的纤维组织。
肝纤维化有四级,1级,2级,3级,4级,4级的纤维化就为肝硬变,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但是一旦发展成为肝硬变,则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治疗。因此,经过早期筛查,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进行诊断,并进行积极的干预,让患者有痊愈的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往并没有良好的手段可以评估肝纤维化,目前已经可采用瞬时肝脏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以及一些血的标志物进行筛查。瞬时肝脏弹性成像技术通过超声发射声波在肝脏中的衰减系数,将肝脏内脂肪堆积以及纤维化的情况比较准确地以参数形式反映出来,实现了对肝脏脂肪变性以及肝纤维化的半定量检测,具有无创、安全、简便、易操作、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小王就是经过这样的检查被诊断为处于3期的纤维化阶段。
因此,对于一些存在超重、肥胖、代谢异常、长期饮酒,尤其长期体检存在肝功异常患者,建议尽早到医院进行相关排查以及治疗。等到肝硬变再就诊,那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