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驻京全媒体记者 王莉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将核酸检测范围从“全员”修订成了“区域”,更加突出强调科学和精准划定核酸检测的范围。这是否意味着以后不会做一个城市的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了?3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做出回应。
她表示,范围的划定,是不是以一个城市为单位做全员核酸检测,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对感染的风险掌控到什么程度,如果对于风险掌控非常精准、非常有把握,可以更加精准地划定核酸检测的区域范围。
焦雅辉称,对于到底是不是实施整个城市的全员核酸检测,一方面流调要快,追踪风险,包括活动轨迹、管控措施等都要快,要更加精准。还要进行动态的分析和研判,并不是说每一次核酸检测都要做整个城市的全员核酸检测,如果疫情发现较晚,已经传播了相当一段时间,并且呈点多面广的分布,就有必要扩大核酸检测的范围,这样才能够避免风险被遗漏的情况。
如果随着核酸检测的推进,更多风险能够在可控范围之内,就要根据每一轮核酸检测的情况、感染者的来源,不断调整缩小核酸检测的区域范围。最终要实现的一个目标,就是所有感染者的发现都是在集中隔离点或封控区。“这样就可以说,我们把社会面上的风险都已经控制住,不需要再做大范围核酸检测了。”焦雅辉说。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