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搜救人员在事故核心现场进行搜寻工作。新华社发
■因防疫需求,核心区人员需穿防护服;山路泥泞,搜寻工具由铁锹换成了锄头。新华社发
东航回应是否公布旅客名单:
东航客机坠毁事故救援进入第五天,多方加紧地毯式搜寻搜救。在25日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表示,民航局的专业实验室自接到记录器至此,一直都在紧张地开展修复和数据下载工作,何时能够完成下载并开展对数据的分析工作,目前还不能有一个确定的时间。此外,东航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晓东在发布会上表示,航班失联前,通讯一直是正常的。也就是说,机组没有挂出任何紧急代码。
民航局30天内向国际民航递交初步调查报告
民航局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在25日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也就是《芝加哥公约》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的有关标准,初步报告应当在事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给有关国家和国际民航组织,应以国际民航组织工作语言发送,中文/英文都是ICAO的工作语言。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民用航空器事件调查规定》规定:民航局应当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国际民航组织递交初步调查报告。调查组将遵照上述国内规章和国际公约的要求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2000余名工作人员开展救援和善后工作
广西梧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劳高进表示,从事发第一天开始,在来自多地的消防、武警、公安、民兵等力量迅速集结到事发地点的同时,附近的村民也自发行动起来,通过多种方式协助救援。25日,当地共组织调集救援力量2248人,各类车辆装备100余台(套)投入搜救,并进一步扩大搜索范围,争分夺秒开展搜救。
此外,为保障前线救援人员的物资供应,坠机地点藤县埌南镇莫埌村的村民自发组织摩托车运输队,协助将物资从临时救援指挥部运至核心现场外围。藤州镇四旺村鸦塘组群众在农田中发现一块长度约1.3米、最宽约10厘米的疑似飞机残骸碎片,及时主动上报。
“事故发生后,当地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紧急抽调2000余名工作人员,协助开展搜寻救援、后勤保障和事故善后工作。”劳高进说。
已组织375名旅客家属到事故现场吊唁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根据初步勘探结果,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有关各方表示,本着尊重生命、尊重家属诉求的原则,截至25日10时,应急处置指挥部已有序组织安排375名失联旅客家属到事故现场吊唁,并妥善做好遗体遗骸遗物的接收、转运、存放与保管等工作;有序开展失联旅客直系血亲DNA采样和心理辅导,已累计为家属开展心理辅导500余人次;对有身体不适症状的家属及时安排就医检查,并落实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
与此同时,在公安部专家团队现场统一指挥下,公安部、自治区、市、县四级公安机关共236名专家和刑事技术人员组成34个工作组,全面开展生物特征、痕迹物证勘察勘验,遇难者身份鉴定和DNA检测比对工作。经过对中心现场的勘查,以及三轮面上搜寻,截至25日15时,发现部分遗体残骸,发现、提取现场指纹检材18份、遗物101件。
热点问答
Q:为何一直看不到航班旅客的名单和相关信息?
网上有讨论,尚未看到航班旅客的名单和相关信息。对此,刘晓东表示,所有航班的旅客名单都属于受法律保护的隐私信息,不属于主动公开的范畴。目前,东航已经向调查组提供了完整的旅客名单,并在事发后24小时内与所有旅客的家属取得联系。
Q:何时能够完成下载并开展对数据的分析工作?
飞行数据记录器俗称黑匣子。黑匣子数据存储芯片受损,通常按照记录器生产厂家的建议需将存储芯片返回记录器生产厂家进行芯片修复处理。毛延峰表示,民航局的专业实验室自接到记录器至今,一直都在紧张地开展修复和数据下载工作,何时能够完成下载并开展对数据的分析工作,目前还不能有一个确定的时间。
朱涛表示,根据初步勘探结果,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有关各方专业人员研究制定核心区域开挖方案,为下一步搜救工作提供指引,也为网格式摸排搜寻第二个“黑匣子”提供技术支撑。据悉,25日,在现场核心区发现了失事飞机的发动机齿轮箱和飞机主起落架残件,正在确认该主起落架是左侧的还是右侧的。
动态
机组没有挂出任何紧急代码
东航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晓东在发布会上表示,航班失联前,通讯一直是正常的。也就是说,机组没有挂出任何紧急代码。
碎片并不是第二个黑匣子
25日,核心区发现MU5735多个大型构件,也发现了一些橙色碎片。但经专家组确认,这些碎片并不是第二个黑匣子。此外,因防疫需求,核心区人员需穿防护服;山路泥泞,搜寻工具由铁锹换成了锄头,便于搜寻开挖,也有助于行走。
镜头
与时间赛跑 进行无缝搜索
昨日,对“3·21”东航飞行事故失联乘客的搜寻搜救工作依然在持续。在最前线,是由消防、武警、公安、民兵等多方力量组成的搜救团队,与时间赛跑,在藤县山区进行无缝搜索。
只能依靠人力展开搜救
作为第一批抵达现场的增援力量,广西河池消防的80名消防员是在21日下午4点接到指令后,立即出发前往梧州藤县莫埌村的。河池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廖克斌告诉记者:“整个现场其实就是只能看到几个坑,附近是一些飞机的残骸和碎片,其余看不到太多的东西。”
廖克斌说,由于事故发生在山区,地形复杂,大型器械难以开展工作,只能依靠人力展开搜救,再加上前两天降雨降温,也给搜寻工作增加了难度。
廖克斌表示:“刚开始来的时候,重点还不在核心区,因为你并不知道飞机发生了事故以后具体的情况,所以说我们还是要有一个初步的判断,由核心区域向外不断延伸扩展搜索。当时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尽可能搜救是否有幸存者。我们和他们家属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都非常难过、非常沉痛,哪怕只有一点点希望,我们都想尽快把它抓住,去找到。”
降温下雨加大了搜寻难度
为了无缝搜索、不留死角,消防员们要在没有路的山坡上穿行,身上系着绳索,手上拿着铁铲。下雨过后,山体更加泥泞,每一步都有滑倒的可能,但只要条件允许,现场搜救工作就不会停止。
“降温下雨确实对消防员的搜寻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上山的时候。雨量比较大,而且里面树林比较茂密,人进去之后可以说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人了。”廖克斌说,基于这样的情况,搜救人员采取了拉网式搜救,就是要像梳子梳头一样,搜遍山林,必要时还要反复来回。
经过两天的搜索,河池消防支队在他们负责的领域,搜寻到了许多飞机残骸和碎片,找到后他们都要小心翼翼地处理好这些物证,因为保留越完整,对后续事故调查越有帮助。
(本版文字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