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点新防务(1580期)3月14日】:3月12日乌克兰陆军第10山地突击旅在作战时缴获了一辆俄罗斯陆军R-378B型电子战装备的消息,成了这两天乌军的“快乐源泉”。因为这辆被缴获的俄军电子战装备,是属于俄军“鲍里索格列布斯克-2(Borisoglebsk-2)”战术电子战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套系统是俄罗斯最新的电子战装备之一,强大到可以对无线电、卫星通信和导航系统等进行干扰,是一种连美国都怵头的电子战系统。而乌克兰陆军在缴获后声明会在修复后,将其投入对俄罗斯军队的作战行动中。
由于乌克兰军队在苏联解体后所接收的大量装备中,也有不少苏军的电子战设备,但时至今日这些设备已经老旧不堪,而乌克兰也因为经济问题而无法为军队配备昂贵的新型电子战设备。所以乌克兰在电子战领域与俄军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所以才会在这次缴获俄军最新电子战装备后兴奋不已,还声称要修复后用其“反攻俄军”。其实现在乌克兰公布缴获俄军最新电子战装备,可能无意间破解了一个此次俄军作战的“谜团”:俄罗斯军队强大的电子干扰能力为何至今没有投入作战行动中。
“鲍里索格列布斯克-2(Borisoglebsk-2)”战术电子战系统,是俄罗斯在2015年才陆续装备的新型电子干扰系统,全系统由9辆ML-LB履带式装甲车构成,包括1个移动R-300KMW指挥控制站和8辆电子战车组成。电子战车上配备R-378BMW、R-330BMW、R-934BMW和R-325UMW等多种无线电干扰机,工作频段极宽,可对地面和机载短波、超短波线路卫星通信和无线电导航移动设备以及战术和作战控制级别的蜂窝和干线通信用户终端进行无线电侦察和抑制。干扰机功率强大,可用于各种无线电控制目标,甚至可以在其作用30千米作用范围内干扰敌方地雷和无人机信号,为己方部队打造出一片“安全屏障”。
因此可以理解在俄罗斯陆军强悍电子战能力下吃过大亏的乌克兰军队,在获得俄军Borisoglebsk-2这种在2015年才首次投入作战的电子干扰装备该由多么兴奋,恨不得立刻将其修复并用其打击俄军。而据说Borisoglebsk-2这种新型电子干扰装备多年来俄罗斯也才接收了30多套,大多数都部署到了加里宁格勒和乌克兰及周边地区,因此这种新型的昂贵电子干扰装备对于俄罗斯军队来说也是一种“宝贝疙瘩”。那为什么这辆看似完好的R-378B干扰车会被乌军俘虏呢?从图片上看该车外部没有遭受打击或起火燃烧的痕迹,外观完好。只有右前轮附近有损伤痕迹,大概还是因为行进机械故障或者陷入泥地导致。
不知道俄军车组人员在抛弃R-378B干扰车时有没有对其进行破坏,如果该车因为没有时间进行彻底破坏的话,乌军一旦将其修复投入作战,对俄军还是会造成一定麻烦的。当然,这种“成套”的电子干扰装备,单独一辆干扰车的效果还是极为有限的,甚至不排除俄军在其开机后对其进行反定位,并引导空军战机以其为中心进行一波“犁地”。但R-378B干扰车出现在一线战场,就等于俄军已经开始将Borisoglebsk-2这种战术电子干扰装备进行前置部署了,此举意味着俄军或许将要一改开战至今都没有对乌克兰军队进行全面电子压制的局面。
由于像Borisoglebsk-2这种电子干扰设备,其干扰范围不但会包括乌克兰军方通讯和武器导航设备,也会对民用通信和大量遥控设备产生相同的作用。这样一来势必在国际上对俄罗斯造成外交困难,甚至被诬陷为“人道主义危机”,从而引发更多国家的反对。因此在开战之初,俄军并没有一开始就用Borisoglebsk-2干扰范围大、影响军民设备众多的电子干扰“大杀器”,而只是使用了一些干扰范围小的移动干扰器。而随着战事发展,俄罗斯已经在多个完成包围的乌克兰城市进行了平民疏散,因此再使用包括Borisoglebsk-2在内的强力电子干扰装备也就没有太大顾虑了——毕竟乌克兰军队之所以能固守城市坚持到现在,依赖的就是他们扣押的乌克兰平民,这些平民导致俄罗斯大量“面杀伤”武器无法使用,也导致了俄军伤亡增多。
而在几轮谈判后,大量乌克兰平民从乌克兰军队手中被释放,这也使得俄军在接下来将要对乌军困守的城市作战中可以放开手脚。首先自然是用Borisoglebsk-2等对其通信与电子设备进行干扰、压制,令其作战部队之间无法沟通、协调,只能各自为战。而在温压弹、火箭炮、重炮的“伺候”下,那些依托城市楼房意图复刻“车臣战争”让俄军陷入“巷战陷阱”的乌克兰军队,势必会错打算盘,将自己变为飞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