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在读博士,因为延期毕业,只能靠送外卖营生?
近期,抖音上一个昵称为“正在读博的外卖员”的博主受到了广泛关注。
据悉,这位博主在读博时,是学校的优秀学生,学校官微为他专门刊发过人物传记稿。
这位博士的现状引发热烈讨论,迄今在网络热榜已有超过600万的浏览量。
从优秀学霸到外卖小哥,这样的转变让不少人质疑:究竟是毕业艰难还是炒作营销流量变现?
优秀学霸读博8年未毕业
据此前浙大微学工、浙大研究生官微报道,2014博士生孟某,本科毕业于控制系卓越工程系班、竺可桢学院公共管理强化班。
大三时,他同时收到本校和中科院的保研offer,不过最终选择继续在浙大深造。
据称,当时他就制定了读博计划,并接触到了机器学习。
2014年,他被保送到控制学院智感所直博,师从张某某教授。
读博期间,他主攻基于机器学习的城市供水网络水质预警研究, “用Smart的方式解决现在的水质异常诊断问题”。
作为学生负责人,他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浙江省科技项目、校企合作横向科研课题8项,参与研发了河道污染物溯源系统、供水管网泄露检测平台。
与此同时,他的社会经历也十分丰富:
担任大一兼职辅导员。
带队取得全球自动化挑战赛总决赛季军、全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比赛总决赛二等奖。
受邀赴德国、加拿大阿尔伯塔、美国哈佛麻省、以色列理工学院等访问交流。
……
并由此,他也解锁了诸多奖项:浙江大学光华奖学金、社会工作和社会实践奖学金、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三好研究生、优秀研究生、蝉联四届控制学院中控奖学金等。
可就是这样一个履历光鲜的人,却读了8年博士还未毕业,现在成为了一个外卖员。
关于为何延毕,据孟某透露出的消息,可能和其所在课题组不无关系。
孟某曾回复网友称:“自己进组以来博士无一人按时毕业”。
热衷荣誉,忽略了科研
可对这个理由,却有网友表达出了质疑,有网友表示:孟某曾担任横向科研课题8项,却没有一个科技成果,这显得很诡异。还有网友指出,孟某曾代表学校出国参加竞赛和交流访问,这似乎和孟某一直传达的“不受重视不被关心”相悖?
对此,孟某表示,自己无法毕业跟承担的横向课题过多有关,横向课题研究占据自己大部分时间,导致自己精力不足以完成博士论文。
而对于孟某参加如此多的社会工作,也有网友指出,从事社会工作也会占据时间,且参加的社会工作与研究课题相关性并不强。仿佛正契合了孟某自己所说:“前几年热衷荣誉,忽略了科研。”
基于此,孟某究竟为何延毕,是自身原因还是客观原因?网友吵得不可开交。
为何选择送外卖?
至于为何会选兼职当外卖员,从孟某的抖音账号中可以窥见一二。
据悉,孟某的小孩出生一个半月就因为爆发性心肌炎,经历了4次病危、15天全身血液滤过,四十多天的有创呼吸机才换成无创的,期间还一直插着胃管。
孩子生病需要用钱,但自身又因为某些原因博士延毕,所以只能每天抽出几小时来送外卖。
读博期间,他也因此患上抑郁症,靠药物治疗。
不少网友在他底下为其加油。
但同时,也有网友表示出反对看法。
如果说完成学业成功毕业,可能确实受到许多不可控的外在因素的影响。但对于职业的选择,博士的选择范围大概率广于其他人,这一点应该毋庸置疑。
也有自称孟某校友的网友发言称:课题组对孟某的资助从未中断,2021年孟某孩子出生之后,课题组多次提出增加经济帮助,均被其拒绝。
关于这些质疑,孟某表示自己已经注意到了,将于近日做出回应。
关注延毕学生心理健康
事情在网络发酵后,也有不少网友呼吁关注延毕博士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问题。
显然,无法如期毕业并非小概率事件。2013年到2017年,全国高校博士的延毕率一直居高不下,年年高达60%以上且呈现上升趋势。调查数据显示,在3-4年的正常学习年限内毕业的博士占到63%,在5年内毕业的博士生比例超过25%,而在实验室待上6年以及以上的博士比例也超过了10%。
而因为延期毕业带来的压力,有时候甚至会造成悲剧的发生。
很多年轻人考虑读博,可能是看到了博士学历可能是一份稳定职业的敲门砖,却低估了读博期间要承受的巨大学术压力,以及避不开的竞争、焦虑和人际关系困扰。这些问题在学术海洋中可能找不到答案,而是归属于人生这个更大的课题。
也有网友觉得,孟某之所以选择去“送外卖”,多少也是带着点对读博的“怨气”在里面。
网友分享经历
孟某也提到,自己送外卖期间他还遇到了有个自称“浙大博士生”的网友,请教他送外卖的问题。
他本人感慨,读研八年可望不可及的传帮带,跑外卖一个月就有了两次体验。
延期博士的处境,或许值得更多人的关注。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