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长安网
面对突发疫情的严峻态势,福建省泉州市委政法委积极响应号召,分批下派20多名干部组成抗疫工作队,进驻丰泽区丰泽街道霞淮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在日夜奋战的一个多星期里,他们时而是“守门员”,24小时轮班值守在社区防控卡点,协助做好人员进出管理工作;时而是“引导员”,始终坚守在核酸检测点第一线,开展场地布置、做好信息录入、维护现场秩序、安抚群众情绪,保障检测工作有条不紊顺利进行;而更多的时候,他们当起了“服务员”,用细致耐心的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当好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没事,我们能送!”
3月26日,抗疫工作队的队员白燕妮接到片区群众的求助电话。原来,叶女士是霞淮街一户出租房屋的房东,她的楼栋内住着20多位租户,人一多,吃饭就成了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租户的生活问题,叶女士多方筹集,购买了近400斤米、几桶油和一些鸡蛋、牛奶等生活物资,但要怎么将这一大批的物资送到家,一时之间叶女士也犯了难。
“您别着急,这事我们来解决,一定给您送到。”听到叶女士反映的问题后,白燕妮连忙安慰道,在详细地了解了具体情况后,她与叶女士约定了接收物资的时间和地点。
3月27日上午,当物资运送到指定地点后,工作队立即与片区配送员联系,一趟趟地将这批物资安全运送到叶女士家中。
“东西到了,我这心里也就稳了,太感谢你们了,辛苦了。”在上门给叶女士送抗原检测试剂的时候,叶女士对着工作队的队员连连道谢。
“您客气了,遇到任何事情,遇到什么困难,随时可以跟我们联系,我们24小时在线。”
“没事,我们能开!”
“我没带钥匙,现在回不了家了。”在丰泽区晶都国际公寓,一位住户不小心把自己关在了门外,疫情期间,她也不知道哪里能找到开锁师傅,一时之间就着急了起来。
“您别急,稍等一下,我们给您问问。”正在入户的工作队队员们一边安抚着住户的情绪,一边联系物业公司,帮忙找开锁师傅上门开锁。
很快,物业公司就提供了一位开锁师傅的电话,然而跟师傅联系之后才发现,这位师傅并不住在霞淮社区,而他所住的社区也已管控、难以上门。
图片来源网络
工作队的同志立即与师傅的所在社区联系,协调所在社区允许师傅短时前往开锁,开锁后立即返回住所。得到社区的允许后,为了确保安全,队员们又连忙赶往社区为师傅穿戴好防护服,并陪同他一起前往公寓为住户打开门锁,随后又将师傅安全地送回居住社区。
“真的是给你们添麻烦了,现在疫情管控,要不是你们帮忙,我真的是要无家可归了,太谢谢了!”看着队员们为了开锁的事情来回奔忙、大汗淋漓,住户感动得连连致谢。
“没事,我们能教!”
“我们两个老人没有手机,孩子又不住在这边,这个我们不会做。”村里第一次拿到抗原检测试剂的老人家有些苦恼,对着这个陌生的东西无从下手。
听着老人家的话语,上门分发试剂的工作队员们连忙说道,“老阿姨,别担心,我们教您!您看,做的时候,这根小棒子要拿出来……”
“哦哦,是先放进这里,再滴到这里……”“对对,这个要记得这样捏一捏……”
“还要等十几分钟是吗……”“对对,阿姨您现在会了吗,咱们再重复一遍哈……”
“会了会了,谢谢你们啊!”队员们耐心地用着不太熟练的闽南语,连说带比划地给老人家解释试剂的使用方法,再三确认老人家真的学会后,才去到下一户继续分发。
队员们边走还边互相调侃道:“你这闽南语说得很‘塑料’啊!”
“嘿嘿,你别说,一些专有名词有时还真反应不过来怎么说,‘塑料’不怕,最简单的话老人家才能听得懂!”
“没事,我们能买!”
“能帮忙到药店买几盒D3吗?”
“我需要降压药,能帮一下忙吗?”
“能麻烦帮我带一支百卉膏吗?”
“我们急需消炎药,麻烦你们了……”
……
3月28日傍晚5点多,在忙完了一天的入户核酸检测后,抗疫工作队的队员们刚脱下了“大白”装,就赶紧拿出手机查看微信群,群里有多名住户都提出了帮忙买药的请求。
在迅速汇总整理完需要购买的药物清单后,队员们冒着雨赶到社区药店购买药品,并细心地做好分类和酒精消毒,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将一袋袋的药品分别送到不同的住户手中。
为了及时收集片区居民的需求,工作队专门为霞淮街居民建立了微信群,由每一栋居民楼的房东或楼栋长,以及每家庭户派一名代表加入微信群,有任何困难和需求都可以在微信群里面跟工作队反馈,通过微信群的即时沟通,真正做到了群众需求精准采集、志愿服务精准供给。
“没事,我们能画!”
“现在,群众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我们需要在前期网格划分的基础上再做得精细一些,把责任再压实一些。”
“原来提供的图有些小,要是能把我们这几天掌握的一些信息情况,整合到一张图里,这样看起来方便又直观,在分配和完成一些任务时也会更加精准高效。”
为了更加高效有序地开展日常服务工作,工作队经过集体讨论,决定绘制一张辖区的楼栋平面分布图。
“我会,我来画!”队员郑永钊主动请缨,用他计算机专业的优势来完成这项工作任务。
当各小组把负责区域的楼栋手绘出来之后,郑永钊细心地进行着比对和绘制,确保一户不错、一户不漏。
“清楚又准确,这技术,杠杠的!”看着绘制完毕的“成品图”,大家纷纷夸奖道。知道爸爸在一线忙着“打怪兽”,郑永钊的女儿也为他画了张图加油打气。
“没事,我们能帮!”
3月27日,在收到抗疫工作队送来的爱心物资时,霞淮社区的老何和小庄对来送爱心物资的队员陈紫云连说了好几个感谢。
原来,工作队在对区域内困难群众的摸排中了解到,老何是位独居老人,疫情期间都倡导“线上”下单买菜,这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何来说是个很大的难题,因此他的家中也出现了物资紧缺的情况;而另一位住户小庄则是因为疫情影响没有了收入,平时家里也没有囤货的习惯,导致生活一下子有些困难。
知道这些情况后,为了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抗疫工作队立即筹集物资,并迅速将物资送到了老何和小庄的家门口,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同时,也叮嘱他们,如果之后还遇到了什么困难,可以及时地跟工作队联系。
此外,在对摸排的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之后,工作队发现,辖区内确实存在着一些因疫情而受困的群体,他们需要一些临时救助。在积极协助做好情况上报、帮助申请困难补助的同时,队员们也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自发地进行爱心捐款,当前工作队里已筹集了1万多元用来帮助解决区域住户的一些实际困难和生活需要。
群众困难记心上,问题再小也关注。泉州市委政法委抗疫工作队的队员们始终秉持着“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精神,把为民服务落实到具体行动,融入到日常点滴,用贴心服务、细心排难、用心守护,让群众少一些担忧、多一些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