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冉绪碧、展志忠:他们没留下照片,祭台留在后人心间

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

从2014年至今,累计8批825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的怀抱。让无名者有名,让英雄回到亲人的怀抱。通过印章寻迹、DNA比对,历经千辛万苦,在茫茫人海中完成一次又一次穿越时空、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终于有10位烈士成功“找到”了亲人!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新华每日电讯和新华社辽宁分社联合推出“为英雄寻亲”大型人物报道,与读者一道去寻访烈士们的传奇故事,体味绵延不断的血脉亲情,感受历久弥坚的家国情怀。

烈士冉绪碧:是战士亦是书生

【烈士档案】冉绪碧,男,重庆奉节人,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60师180团战士,1951年4月22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时年23岁。2014年3月28日,首批43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冉绪碧就在其中。当年10月,冉绪碧烈士遗骸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来源:3月31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蔡拥军、郭翔

走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人们不难发现,展出的归国志愿军烈士遗物中,水壶、钢盔、胶鞋这三类物品最多。然而,冉绪碧烈士的遗物中除胶鞋、水壶、半只搪瓷碗和一支破损钢笔外,还有他从军前使用过的一把木制算盘、一盏油灯和一个木制书箱。

烈士冉绪碧、展志忠:他们没留下照片,祭台留在后人心间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烈士冉绪碧的遗物。

“书箱、算盘和油灯三件遗物,是冉绪碧烈士的侄子冉方章捐赠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工作人员王春婕回忆起2019年前往烈士家乡征集遗物的场景,“年近古稀的冉方章捧着包裹严严实实的三件遗物,小心翼翼地摆在我们面前。”

睹物思人。冉绪碧烈士颇有书香气质的遗物,勾勒出一名山村青年书生血染疆场的英雄画像。

烈士冉绪碧、展志忠:他们没留下照片,祭台留在后人心间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2019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寻根小组”到湖北省利川市龙兴村冉方章(右二)家中征集冉绪碧烈士遗物。

门楣上的“光荣烈属”

63岁的冉方群是冉绪碧的侄子,在他的童年记忆中,爷爷冉启基家中门楣上挂着一个“光荣烈属”的牌牌。“爷爷在世时,常常讲起幺爸(小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事迹。说幺爸一米七多的个子,长得标致,用现在话说就是帅气。”

70多年前,弱冠之年的冉绪碧正是从大山深处山坳里的这间老屋出发,参军入伍的。直到“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送到家时,冉启基才得知,儿子参加了抗美援朝,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把年轻的生命留在了朝鲜战场。

1951年4月2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正式打响第五次战役。冉绪碧在战役打响当天牺牲,年仅23岁。

埋骨他乡63载后,2014年10月,冉绪碧烈士遗骸归葬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2019年起,相关部门开始为冉绪碧等烈士寻亲。

一方刻有“冉绪碧”的印章、2只鞋底、1个水壶、1只铁碗、2个纽扣、1支钢笔……通过发动社会力量,进行DNA检测等方式,寻亲线索逐渐清晰:冉绪碧,男,重庆奉节人,1949年入伍。

功夫不负有心人。工作人员几经寻找,终于在重庆市奉节县档案馆,发现了冉绪碧烈士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存根”。存根记录了冉绪碧烈士的基本情况以及遗族负责人的名字。在这张存根上,写着冉绪碧烈士于1951年4月22日在朝鲜牺牲,时年23岁,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60师180团战士。在籍贯处,写着“四川省奉节县六区平原村”,遗族负责人为冉启基。

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存根上的“四川省奉节县六区平原村”,现为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龙兴村,冉绪碧的亲属仍居住在这里。冉绪碧一家有四兄妹,他排行老三,大哥冉绪德、二哥冉绪刚均已去世。

“虽然从未见过面,但自小就听爷爷讲述他的光荣事迹。”2019年,当听到冉绪碧烈士遗骸已经归国时,冉方章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们惦记幺爸几十年,他终于回家了。”

烈士冉绪碧、展志忠:他们没留下照片,祭台留在后人心间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烈士冉绪碧印章照片。

“如果幺爸活着,一定是家里最有文化的人”

“家里老人都说,如果幺爸活着,一定是家里最有文化的人。”冉方章说,听父辈讲,冉绪碧从小就展现出很高的天资和学习热情,“爷爷对他充满希望,盼着他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除了胶鞋、水壶等与其他志愿军烈士一样的遗物外,冉绪碧烈士的遗物中还有一方篆刻有“冉绪碧”的印章和一支破损的钢笔。王春婕说,这证明冉绪碧虽然是一名普通战士,也有一定文化水平。

小山村交通不便,少年冉绪碧为了去私塾求学,每天要翻山越岭,早出晚归。冉家人回忆,冉启基省吃俭用,拿攒下的12斤玉米换了一盏油灯,给冉绪碧晚上读书使用;为了让冉绪碧方便保存书籍和纸笔,冉启基特意请木匠师傅手工制作了一个简易书箱。没想到,投笔从戎的儿子再也没能回来点上油灯,摊开书卷。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2019年成立“寻根小组”,奔赴2300余公里外的冉方章家中征集烈士遗物。“当时冉方章正在房前的地里挖红薯。看到我们来了以后非常高兴,赶紧把手洗一洗,小心翼翼地从里屋把三件遗物捧出来,摆在我们面前的桌子上。”王春婕说。

“书箱是他上学时候使用的,书箱两侧有个卡子,可以穿过一根绳子斜挎在身上的,现在卡子还在,但绳子已经没有了。还有学习时使用的算盘和照明的油灯……”冉方章说,这三件遗物是爷爷交给他保管的,几十年来,他把它们像“宝贝”一样留在身边,时常擦拭,油灯上的玻璃罩都没有丝毫破损。

纵有万般不舍,冉方章还是决定将视如“珍宝”的三件遗物,捐赠给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陵园是他安息的地方,这些物品应该放在离他最近的地方”。如今,三件遗物安放在陵园烈士纪念馆的展柜内,让后人看到这位战场英雄晨学夜读的另一面。

烈士冉绪碧、展志忠:他们没留下照片,祭台留在后人心间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2019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寻根小组”到湖北省利川市龙兴村冉方章家中征集冉绪碧烈士遗物。

“跟他讲讲家乡的变化”

2019年9月,冉方章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他静静站在烈士英名墙前,手指轻拂“冉绪碧”的名字。这是他第一次与未曾谋面的叔叔如此之近。

2300多公里的“探亲路”艰辛不易:先从位于山坳的家中翻山越岭半小时到村委会,接着坐车走盘山公路到柏杨坝镇,再换乘大巴车行驶约2小时到利川,换乘火车前往武汉,最终才能乘飞机抵达沈阳……

今年清明,冉家人本打算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奠冉绪碧烈士,但由于疫情未能成行。

“我想去看看他,跟他说说话,讲讲家乡现在的样子。”冉方群说。

烈士展志忠:家祭无忘告乃翁

【烈士档案】展志忠,男,1920年生,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人。1948年2月参军。1953年牺牲在朝鲜半岛,时任志愿军第73师218团副班长。2020年作为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被移交回国。2021年,经DNA比对,成功找到展志忠烈士的后人。在当时已确认身份的10名归国志愿军烈士中,展志忠是目前唯一有直系后代的一位。


来源:3月31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莹、洪可润

“爷爷,我代表展家四代子孙来看您来了!”

清明前夕,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站在英名墙“展志忠”三个字面前,53岁的展保成泪水涟涟。

战争带走了亲人,时间消磨了记忆,但中国人对故土的眷恋和斩不断的血缘亲情不会改变。展保成说:“68年了,爷爷终于回来了。”

烈士冉绪碧、展志忠:他们没留下照片,祭台留在后人心间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3月5日,展志忠烈士的孙子展保成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英名墙前祭祀爷爷展志忠烈士。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家乡的黄土

家住河南省新蔡县佛阁寺镇展吴庄村的展保成,在清明前夕专程来到沈阳祭奠自己的爷爷——展志忠烈士。

为了这趟行程,展保成提前2天就从家里出发了。先是从家里搭1小时的车到新蔡县城,随后又坐了4小时的长途汽车赶到郑州;第二天早上,展保成不到5点就起床,赶最早一班飞往沈阳的航班。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英名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中,展保成找到爷爷的名字,用手指一遍一遍地擦着上面的尘土。他拿出从河南老家带来的烧饼、糕点,又掏出烧鸡和水果,连同一朵黄色菊花,按照老家的风俗一一摆好。

随后,他在酒杯中倒满酒,连续三次洒向地面,“这杯代表我大伯敬您!这杯代表我父亲敬您!这杯我自己敬您!”

“每年清明节、寒食节、春节,我们祭祀家里故人的时候,纸钱和香火都会给爷爷带上一份。”展保成说,“今年清明终于直接来到爷爷的墓前。”

这并不是展保成第一次来沈阳。2021年9月,韩方向中方移交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作为烈士家属代表,展保成和展志忠的重孙展启祥受邀来到沈阳见证这个时刻。

烈士冉绪碧、展志忠:他们没留下照片,祭台留在后人心间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展志忠烈士的遗物。

当年9月3日,展保成和展启祥来到仪式现场。这是展家人首次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第一次来到展志忠烈士的名字前。展启祥手里捧着用白布包裹着取自家乡的黄土。“我们按照家乡习俗,让家乡黄土陪伴亲人,让他叶落归根。”

本以为亲人只能长眠异国,而今,英雄终于得以再次感受故乡泥土的气息。来到展志忠烈士的名字前,展启祥展开孝布,把从1500多公里外带来的黄土摊在地上。他和展保成跪倒在地,冲着英名墙连磕三个响头……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告诉展启祥,会把他们带来的家乡黄土带进地宫,放进存放展志忠烈士遗骸的棺椁里,与烈士遗骸永远相伴。

烈士冉绪碧、展志忠:他们没留下照片,祭台留在后人心间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展志忠烈士的儿子展超明在接受记者采访。

母亲的遗愿

奔赴朝鲜战场时,展志忠和妻子已经育有两个儿子。展志忠烈士在朝鲜战场牺牲后,妻子没有再婚,辛苦地将孩子养大成人。

而今兄弟俩也已经年过古稀,一直生活在英雄的故乡。展志忠烈士的大儿子展超明今年79岁,弟弟展超玉也已经75岁。

来到了展志忠烈士的老家,绕过门前的秸秆堆,穿过掉漆的院门,展超明坐在院子里。看见记者进来,他右手握紧拐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

父亲离家的时候,展超明还是一个懵懂孩童,回忆起过去的事情,头发花白的他忍不住老泪纵横。

他对于父亲最深刻的记忆是在1954年。“1954年,父亲的烈士证送到了我家,还有一张父亲的照片。母亲哭得死去活来。”

烈士冉绪碧、展志忠:他们没留下照片,祭台留在后人心间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展志忠烈士的烈士证明书。

从收到烈士证明,找到父亲就成了母亲一生的牵挂。“母亲每年都会把父亲的信件和照片拿出来晒一晒,再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展超明说。

2005年,母亲带着未了的心愿离世。临终前,她喃喃地说:“什么时候能找到你爸,让他入土为安。”

远在异国他乡,随着时间的流逝,寻回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没想到的是,母亲的心愿居然真有实现的一天。退役军人事务部全面采集归国志愿军烈士遗骸DNA检测样本,通过鉴定比对,让“无名”烈士变“有名”。

2021年夏天,在收到进行DNA比对的通知后,展超明、展超玉两位老人跋涉20多公里到镇政府进行采血,接受DNA比对,最终确定了展志忠烈士的身份和亲缘关系。

“如今老父亲找到了,我也完成了母亲的遗愿。”展超明说。

烈士冉绪碧、展志忠:他们没留下照片,祭台留在后人心间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烈士展志忠印章照片。

幸福如你所愿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根据档案记载,展志忠烈士牺牲的时间也在1953年7月,也就是说,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年幼的展超明曾非常不解,“听说1952年还是1953年的时候,他有机会转业回国。为什么他不转业,不回来?如果回来,是不是就不会牺牲了?”

“土地改革后,我们家分到了几亩地。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生活太难了,地都要靠别人帮忙来种。”展超明说。

现在,展超明理解了父亲的选择。“如果大家都想回家,谁去保家卫国?”

展超明一辈子都没离开祖辈生活的乡村。他初中毕业,先在村里当会计,后来入党,在村主任的岗位上干了20年。在他看来,为村民做实事就是对父亲精神的传承。

展超明育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展超玉育有四个儿子。兄弟两人,儿孙满堂,其乐融融。

“现在,我们展家人丁兴旺,我都有了重孙子。家里现在有五六十口人,有4名党员,还有大学生。”展超明说。

烈士冉绪碧、展志忠:他们没留下照片,祭台留在后人心间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监制:卢刚 | 责编:赵岑 | 校对:张慧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