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称新冠病毒将继续进化但致病性降低,专家称符合病毒传播规律

世卫组织称新冠病毒将继续进化但致病性降低,专家称符合病毒传播规律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3月30日表示,现有研究表明,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新冠病毒将继续进化,但随着人体免疫力因疫苗接种或感染病毒而增强,新冠病毒导致疾病的严重性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

3月31日,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告诉界面新闻,新冠病毒导致疾病的严重性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符合病毒进化发展的自然规律,“病毒最终目标并不是杀死宿主,而是与宿主共存”。

自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新冠病毒毒株已经过多次进化变异,产生了多个亚种。回溯新冠病毒进化发展历程可得知,变异毒株的传染性在逐渐增强,有些在世界中导致大流行,而有些则只产生区域性传播,最终自我消亡。

新变种毒株毒性呈下降趋势

总体上看Alpha取代了原始野生型,Delta(德尔塔)取代了Alpha,Omicron(奥密克戎)BA.1取代了Delta,而Omicron(奥密克戎)BA.2也已取代BA.1,成为当前的最广泛的流行毒株。

新冠病毒原始野生型被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2),中疾控在JAMA杂志上发布的研究显示,一份疫情初期纳入约4.45万例确诊病例的研究显示,总病例病死率为2.3%,非危重型病例无死亡。同样,一份报告纳入截至2020年5月底上报至美国CDC的130万例病例的显示,住院病例占14%,收入ICU病例占2%,死亡病例占5%。个体的重症风险因年龄、基础合并症和疫苗接种状态不同而有差异。

此后,2020年11月,Alpha(B.1.1.7)变异毒株首次在英国肯特9月一份样本中被检测到。根据当时英国发表的监测报告,从2021年2月1日至8月2日造访英国急诊且进行病毒定序的案例中,确诊英国Alpha变种病毒的共有15万例,其中有1614人死亡,致死率是1.1%。

在Alpha之后,又有免疫逃逸非常强的Beta(B.1.351)被发现。康奈尔大学研究结果显示,与Alpha变种相比,Beta变种感染导致的重症风险高24%,发展至需要重症监护的可能性高49%,死亡风险高达57%。

随后德尔塔(B.1.617.2)于2020年底在印度被首次发现,这也是引起2021年4月印度第二波疫情大暴发的主要变异毒株。之后它的传播范围遍布全球。据GISAID数据,在德尔塔大范围传播期间,德尔塔占亚洲感染病例的84%,占英国感染病例的97%,占全球感染病例的80%。

英国公共卫生部报告显示,德尔塔在英国导致的病死率为0.2%,而Alpha突变株的病死率为1.9%,原始毒株的病死率更高达到了14.9%。

金冬雁解释,新冠病毒之间也会优胜劣汰,传播性会越来越强的毒株将生存下来,淘汰掉传染性较弱的毒株。此外,按照自然规律,病毒的传染性与致病性是成反比的,传染性越强,致病性就会下降。

奥密克戎们将影响疫苗策略

金冬雁称,当前大范围传播的奥密克戎BA.2病毒及其引起的疾病与过往人们所认知的新冠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就是传染性很强而致病性很弱。当前它在世界大范围流行也正符合这一规律,更强的传播性淘汰了其他的新冠病毒亚种。

谭德塞表示,最好的情况是出现不太严重的变异株,从而不需要接种加强针或调整疫苗成分。而最坏的情况是出现一种致病性更强且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变异株,在这种情况下,此前接种疫苗或感染病毒所带来的保护力将迅速减弱。

根据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的数据统计,目前,奥密克戎BA.2毒株至少已扩散至全球93个国家与地区。其中,在至少43个国家中,奥密克戎BA.2的占比已超过了奥密克戎原始毒株BA.1。

以日本为例具体来看,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获得民间检测公司的协助,预测了奥密克戎BA.2感染者的占比。据称,本周内奥密克戎BA.2感染者在日本全国的占比将达到6成,5月第1周将超过9成。此外,新确诊感染者中20多岁人群呈增加趋势,并发现该年龄层在餐饮店的感染正在增加。

2022年1月19日在《柳叶刀》发表的科研文章表示,奥密克戎的致病性低于德尔塔变株,文章分析了从2021年10月1日到2021年12月6日南非COVID-19患者的住院数据,发现感染奥密克戎的住院比例是23.4%,感染德尔塔的住院比例是62.5%。不过,文章也指出,这种严重程度降低,不排除有一些先前免疫力作用的可能。

不过,据香港大学研究团队调取了2022年2月共1147例因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治疗且未接种疫苗的儿童数据研究,结果显示,1147名奥密克戎BA.2感染儿童(均未接受疫苗免疫,0~5岁920人)中有4人不幸去世,死亡率0.35%,高于新冠病毒其他变异株(0%)、流感病毒(0.05%)和副流感病毒(0.04%)。在重症病例方面,奥密克戎BA.2感染病例中有21人(1.83%)入住儿童重症监护室,比例仍高于非奥密克戎BA.2新冠病毒(0.14%)、流感病毒(0.79%)和副流感病毒(1.64%)。

金冬雁表示,奥密克戎BA.2大多数感染都是突破性感染,大量中和抗体在3至5天内出现,症状轻上加轻,而病程和排毒期也显著缩短。因此99.9%的感染者没有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

常荣山则告诉界面新闻,虽然病毒的病毒性会随着进化而减弱,致死率下降,但若在社会中产生大规模的传播且无法得到控制,首感染人数的基数会增大,导致的死亡人数也会随之增大。他还认为,新冠病毒也有可能往同时兼具性致病性与高传染性的亚种方向进化,虽然这种几率比较低,推进疫苗接种还是当前最有效的疫情防护手段。

但如果人的免疫力减弱,病例数量和死亡人数可能会出现周期性高峰,这种情况下弱势群体需要定期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金冬雁表示,而且推荐尽快推进民众第三针加强针的接种率。“疫苗产生的对病毒免疫会随着时间而减弱,但接种完第三针后,身体会重新产生更持续与更优秀的抗原帮助抵抗病毒,致病性与死亡率也会因此大大下降。”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