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类牛股回调,释放什么信号?

受疫情影响,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下,A股市场的流动性非常泛滥。

在此情况之下,很多消费、医药和科技类的股票,股价被炒高到非常夸张的地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上的钱流不到实体经济里面去,所以就只能炒楼、炒股。

上周,海天味业、青岛啤酒、洽洽食品消费类股票的表现最近出现了连续回调,释放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市场风格发生变化了。

主要的原因,并非疫情出现缓解,而是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带来的红利,吸引了市场主力资金离开目前估值已经非常贵的消费类股票。海天味业一家公司总市值已经有5534.35亿元,对比来看,万科A的总市值仅有3261.10亿,“打酱油”的龙头股票估值远远高出“盖房子”龙头股票估值,想来也是有些夸张的。

当日,我并不否认全球范围内,有很多消费类的公司比建筑或者科技类公司估值牛,比如说可口可乐这些。但显而易见的是,目前国内消费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远远无法和可口可乐这种历史悠久的企业相提并论。

随着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后,创业板的成交金额在A股的占比就不断攀升。

在这种情况下,吸引了大量资金去爆炒创业板低价股(垃圾股),无论是养了596头牛的天山生物,还是坚瑞沃能(原来的坚瑞消防)要改名,亦或者是处于债务重整阶段的天海防务,被爆炒背后的逻辑都是一样的。

股市如战场,市场的变化,需要迅速捕捉到,并跟紧市场的节奏。从最新的情况来看,坚瑞沃能、天海防务等股票前阶段把握比较好,上周提示的全通教育也有非常不错的表现,整体上来看,创业板注册制带来的“垃圾股”红利还在。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