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防控工作决不可松懈,然而连日来仍有少数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出现了瞒报行程、使用伪造核酸检测报告、发布虚假疫情信息等种种干扰妨碍防疫的“任性”行为,其中有几起还发生在咱们农村。疫情当前农村又该如何做好防疫工作?
接触高危人员隐瞒信息不报告
3名村民被拘留!
近日,河北省平乡县停西口村三名村民因不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据平乡县公安局通报,3月30日,居住在平乡县停西口村的计某某、杨某某夫妻二人接触高危人员后,向流调人员故意隐瞒相关信息;停西口村民刘某某明知接触高危人员不主动报告,并四处活动接触多人,给流调工作带来被动对疫情防控造成巨大风险。平乡县公安局决定对以上三人行政拘留。希望广大群众引以为戒,在做好自身及家人健康防护的同时,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主动向乡镇(街道)、村(社区)报告外来返乡人员。
为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以及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小编整理了近期警方公布的部分涉疫典型案例。
01
使用虚假行程卡
7人被拘留
3月31日,外地某市来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7人因使用虚假行程卡,被依法行政拘留五日。经查,七人交代了于3月23日从外地某市驾车到张家口市进行业务推广,为躲避查控和方便入住宾馆,多次使用虚假行程卡在张家口市区和宣化区的宾馆登记入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被宣化公安分局依法行政拘留五日。
02
一场婚宴,100多人被隔离!
一村干部被处理!
3月25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城关镇大力滩村党支部委员、村监委会主任陈启祥,无视防疫规定,为其子操办婚宴。参加婚礼的约170人中,1人于3月26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后被确诊),导致参加婚宴人员均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并被隔离管控,对紫阳县疫情防控工作造成巨大风险隐患和严重不良后果。
03
变造核酸检测报告
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
3月24日,上海警方根据群众举报线索,抓获一名变造核酸检测报告的违法行为人刘某(男,33岁)。经查,刘某为通行方便,使用手机软件修改了自己核酸检测报告的日期,并于3月23日、24日分别为其他两人修改了核酸检测报告日期。现刘某因变造证明文件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
04
核酸检测现场酒后滋事
连云港一村民被行政拘留
3月6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浦南镇半滩村核酸检测点现场,徐某某酒后滋事,破坏公共设施,辱骂殴打工作人员,扰乱现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四)项之规定,当地公安机关依法对徐某某处以行政拘留八日的处罚。
多方合力共同抓好疫情防控
和春季农业生产
3月20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
《通知》要求,加强对农村重点场所防控管理,避免人员聚集,并做好疫情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有序引导农业生产跨区作业,落实远洋渔业作业渔船和船员状况每日报告制度,做好农村地区动物疫病防控。
《通知》强调,要扎实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进一步落实措施、压实责任,全力抓好春耕生产。组织好农资和畜禽饲料调剂调运,严禁随意设卡拦截、断路封路,确保农用物资运输畅通。组织做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和市场监测,完善应急预案。
春耕生产正在由南向北推进,多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农资生产、采购和调运力度,确保农资供应。
生产方面,中央建立了化肥保供稳价工作机制,保障化肥生产用煤用电用气供应,指导地方建立工作专班保障重点化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统筹安排下,2022年度第1批300多万吨春耕肥储备已开始向市场投放,后续还有大量储备化肥将陆续投放市场。近日,中央财政下达200亿元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另外,地方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方面出台了相应措施。
比如,记者从4月5日召开的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努力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明确滞留长春、吉林两市的农民符合条件可申请返乡春耕。吉林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滞留长吉两市农民返乡春耕工作方案》,方案对返乡条件、申请程序、人员转运和返乡后的管控都做了详细规定。
作为农业大省,吉林省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也是备春耕生产的关键阶段。吉林省正推动各项防控措施在农村落细落实,坚决阻断疫情在农村地区的传播,为农民春耕提供全链条服务,力争做到农时一天不耽误、农户一户不落下、农田一亩不撂荒,为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农村防疫怎么做?要注意哪些?
当前疫情形势下,农村地区人员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我们都知道,受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村地区常常习惯于走村串户、走亲访友、红白喜事、集市贸易等聚集性活动,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外出务工人员多,易出现群体聚集,疫情防控潜在风险较大。因此,农村地区居民要增强防护意识,在日常的生活、生产、工作中切实做好个人防护。
01
积极配合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不隐瞒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和与可疑人员接触史,主动配合做好登记报备、“健康码”查验、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
02
及时全程接种疫苗。建议符合条件的公众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公众,尽早进行加强免疫。
03
少出行、少聚集。尽量减少外出,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不去或少去人员密集的室内外公共场所,尽量少聚餐、少串门、少走动。
04
养成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前往商超、集市等人员密集的场所时,要全程科学佩戴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时要及时更换。回家后要及时正确洗手。日常交往中保持“1米线”的安全距离,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及时清理房前屋后垃圾、畜禽粪便、生活废弃物、生活污水,住宅要勤消毒,勤通风,保持环境和家庭清洁卫生。宰杀家禽、家畜时戴手套,做好个人防护。
05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食材,不用手直接接触冷链食品,不生食海鲜、肉禽类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处理生食和熟食的菜板和刀具要注意生熟分开。提倡就餐时使用公勺、公筷。
06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可疑症状,不要拖延,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尽快去就近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向医生报告自己近期的活动情况及人员接触情况。就诊途中避免与他人接触,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杜绝存在侥幸心理,自行服药处置。
(农视网、农业农村部官网、新华社、央视网、新京报、澎湃新闻、寿光市融媒体中心、紫阳发布、南京广播电视台、健康江苏、浦口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