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当过兵,身体素质好,我可以再上!”日前,长宁区税务局在职党员乔建波接到通知,原本已经在浦东机场防疫一线坚守两周的他,要继续在前方担任志愿者。协调好家庭和科室工作后,他没有停歇,再次穿上防护服,踏上了守护国门防疫一线的“战场”。
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长宁区税务局组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已经在我国“外防输入”最大门户之一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参与了两年多的疫情防控工作,前后已有69人次脱产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3.1万小时。
刚当上母亲不久的年轻税务员洪满意,如今已在浦东机场驻扎了两周。回想起3月9日下午,她接到通知,需尽快前往浦东机场参与防疫工作。连夜完成核酸检测后,第二天一早她就简单收拾好行李,带着对女儿的万分不舍奔赴机场。家中的男子汉们此时成为了坚强的后盾。“我的先生和父亲都很支持我,让我不用担心孩子的照料,临危受命,我会努力站好这班岗。”
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资深税务所长曹军,本身也是一名老党员。近日,老曹接到通知,需前往一家隔离酒店负责现场的管理工作。面对这个至关重要、不容差错的“新”岗位,老曹他感受到了使命与压力并存。“医疗人员、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都需要统筹管理,还要提前准备不同的预案应对各种突发。”曹军调侃自己是酒店的一名“老管家”,要把多年来税务工作上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的工作经验带到隔离点的管理中,尽心尽力做好“管人、管房、管安全”。
本轮疫情,不少税务局工作人员也封控在家,但即便是“85后”“90后”年轻人,小区封控期间也没闲下来“宅家”,而是主动请缨,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做抗疫志愿者。3月初,长宁区税务局青年党员李治鹏居住的小区开始实施封闭管理,他当天晚上就联系所在居委报名志愿服务,第二天就穿上防护服,投身小区核酸检测的现场组织与秩序维护。
协助居委会排摸人员、整理快递、发放生活物资……刚刚结束机场防疫工作的税务干部戴杨洋才回到家,居住的小区又开始封控,他索性再次投身到社区的志愿服务中。他居住的小区每幢楼都有30多层超过700户居民,如果所有居民同时下楼测核酸,不但容易产生聚集风险,还会造成电梯负载隐患。
想到这里,他马上联系居委会,利用自己在浦东机场做防疫志愿者时的组织经验,提出“高低结合”的排队办法,将每栋楼的住户分为6个批次,采用高低层结合下楼的方式开展居民核酸采样,既保障了检测队伍不断档,也能防止人群密集。这一建议当即得到采纳,在社区干部、志愿者和居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小区每一轮核酸检测都有条不紊,让社区干部们都松了一口气。
疫情期间,税务工作仍有序开展,不少企业都通过电子税务局在线完成了事项办理。但就在3月16日,长宁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大厅走进来一位焦急的纳税人。“我要来办理非居民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扣缴,但是相关流程还没开始做,是不是要来不及了?”来者是上海大东纺织贸易有限公司的财务小傅。原来,企业有一笔境外合同即将到期,但公司所在地因疫情封控无法及时办理,解封后小傅第一时间拿着合同来到办税服务厅,而此时已经是合同期限的最后一天。
得知小傅的情况,税务员李安娜先安抚了对方情绪,然后立即查验系统,发现企业的确还未办理前置流程。为避免纳税人疫情期间多次往返增加不必要的风险,李安娜主动与审批部门联系,通过线上无纸化方式完成了前置流程,顺利为企业进行了申报扣缴。“填完申报表,缴纳完企业所得税,我总算能把心放回肚子里了。”小傅说。
无论是“税务蓝”还是“抗疫白”,特殊时期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奉献,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座城市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