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1日是中国首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纪念日。从美国记者斯诺笔下的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到如今外国友人眼中的多元民族文化、现代化城市发展,外国人在内蒙古的亲身经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性变化。
文/本报驻呼和浩特记者殷耀 张云龙 勿日汗 于嘉 王春燕
进入2022年的世界并不太平,新冠疫情高发,地区冲突激化。其中民族问题依然是困扰一些国家发展和稳定的难题,甚至被当作挑起新矛盾的工具,给世界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尽管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不遗余力地抹黑污蔑,但中国长期保持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事实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特别是一些外国人在民族地区的亲身经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性变化。内蒙古自治区就是这样一个窗口。即将到来的5月1日,正是这个中国首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75周年纪念日。
↑2016年春节前夕,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与铁路部门工作人员在呼和浩特至北京的列车上为旅客们表演节目,迎接新春。(新华社发)
1929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内蒙古记录了一幕幕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但如今从其他国度来到这里的人们,再也看不到他笔下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多彩的自然风光、多元的民族文化、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和安定祥和的幸福生活。
斯诺目睹“人间惨剧”
1929年,刚到中国不久的美国记者斯诺从繁华的上海出发,沿着铁路来到了当时内蒙古最富裕的商业中心萨拉齐和绥远城,即如今的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和呼和浩特市。当时的内蒙古正在遭受一场天灾人祸,本希望到中国感受“东方魅力”的斯诺,却在这里掀开了旧中国黑暗帷幕的一角。
那年夏天,中国西北地区遭受严重旱灾。灾民从四面八方逃到萨拉齐,因为这里不时开展赈灾活动。在正常的年景,萨拉齐大约有4万人口,自闹饥荒以来,人口已逾10万。
斯诺和同伴们走在萨拉齐死气沉沉的大街上。一路上,斯诺看到,街道的两旁挤满了快要饿毙的男女老幼,有的坐在房屋门口,有的坐在街边石上,有的坐在残垣断壁上,有的无力地躺在小沟里。
斯诺与刚逃荒到萨拉齐的一家人聊了起来。过去,这一家老小住在一个村子里,家里有4个儿子,每人都有10多亩地,收获的粮食自给有余。按中国农民当时的生活标准来看,他们在遭灾前过着美满的生活。然而当地竟连续几年不降雨,庄稼颗粒无收。后来,他们遇到一个“机会”,可以把妻女卖给有钱人家。他们不忍心看着她们活活饿死,就同意了这笔交易。剩余的家人,从老家向西南方向长途跋涉了一个星期才到达萨拉齐。
在施粥棚前,斯诺看到一群饥民。他们手里攥着小木碗、空罐头盒或破旧的茶壶,等待开门施粥。他们身上的几乎每一块骨头和每一根青筋都明显凸起,可以用肉眼看得清清楚楚。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敕勒川文化公园的斯诺雕像。(于嘉摄)
斯诺访问了好几个村镇,类似的凄惨场面接连出现。在绥远城访问时,人间的疾苦和迷惘在斯诺内心深处引起的哀伤和压抑前所未有。在一座寺庙门前,斯诺遇见一位满面病容的母亲,怀里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她低着头,任凭一群苍蝇在她身上的破衣烂衫中钻进钻出。斯诺将两块银元塞在她肿胀的手中。她抬头看了看斯诺,又看了看银元,把银元紧紧攥在手里。
“在这里,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蓦然看到人们因为没有吃的而活活饿死。我在绥远城度过的那一段噩梦般的时间里,看到了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幼在我眼前活活饿死。”斯诺后来在书中写道。
1929年7月4日,斯诺在绥远城用沉重的笔触写下长文《拯救25万生灵》,记录他眼中的内蒙古。见过了太多的人间惨剧,他对当时国民政府的认同灰飞烟灭,开始探寻红色中国的救国救民之路。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到了戈壁滩南面的小城萨拉齐……这是我一生中一个觉醒的起点。”此后,他深入中国各个阶层,结识进步人士,考察革命根据地,采访革命领袖,撰写《西行漫记》,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
当时的斯诺已经注意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早期实践。在《西行漫记》中,他专设一章来描写中国共产党1936年在宁夏开展的民族工作,并称其为“在宁夏看到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11年后,中国首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
在如今的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一处美丽的小公园内,矗立着一尊斯诺的半身雕像。这座小公园就建在当年斯诺目睹的萨拉齐大饥荒抛尸之处。然而,那一段晦暗的岁月已离人们远去。今天外国人眼中的内蒙古,是一片日新月异的热土。
现代化“刷新”边疆印象
就像当年一批外国友人受到斯诺的影响奔赴中国一样,德国人德特勒夫·穆勒来中国也是因为他的偶像———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1974年至1982年担任联邦德国总理的施密特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也是中德关系的开拓者和推动者。1967年出生的穆勒在青少年时代非常崇拜施密特。在追随偶像的过程中,他从有关施密特的新闻中,时常能感受到中国这个东方大国迈向现代化的强劲步伐。
2014年,穆勒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在北京和内蒙古旅游一个多月。当过去几十年只在地图上看到的国度真实地展现在眼前时,他惊奇地发现,现代化和城市化正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古老土地“上演”,不仅是在北京,在较远的边疆地区也一样。
来中国前的30年间,穆勒在德国一家足球俱乐部担任队医。2016年,他正式来中国生活,定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北京、内蒙古和山东的足球队工作。2021年底,他在呼和浩特市开了一家健康管理中心,用多年来在足球俱乐部当队医的经验,开展改善关节、肌肉、韧带损伤的健康养生服务。
“虽说内蒙古地处中国北部边疆,但这里的生活跟其他中国大城市没有什么区别,同样现代、便捷、安全。”穆勒说,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24小时的外卖服务,无论是在省会,还是在旗县,都能完全覆盖。
他喜欢坐车或骑自行车在呼和浩特市的大街小巷穿梭。“德国城市的街道少、景观好,但我不太喜欢的是,在两个地方之间往往只有一条道路可通达。但中国不一样,四通八达的街道让出行拥有多种道路方案,非常方便。”
↑这是呼和浩特大召一景。(新华社发)
斯诺曾目睹啼饥号寒、鬻妻卖子惨剧的呼和浩特旧城,如今已是当地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也是穆勒最爱逛的地方。他与妻子骑着共享单车游历古老街巷,感受寺庙的神秘,品尝蒙餐的美味,体验中医的魅力。他完全无法想象,近百年前这些美丽的街巷竟是“人间炼狱”。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时,穆勒决定留在中国,而不是返回德国。他表示,这是正确的决定。在他家乡德国巴伐利亚州美因河畔的村庄里,很多人都得过新冠肺炎,而他在内蒙古非常安全。中国严格而有效的疫情防控政策使数亿人避免被感染。
就像穆勒看到的一样,自成立之日起,内蒙古自治区共享国家发展成果,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内蒙古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外国朋友能直观感受的基础设施建设上,还体现在能源产业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农牧业产业发展方式等方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内蒙古发展的方向。
↑这是呼和浩特市如意河城市风光。(连振摄)
正在全面迈向现代化的内蒙古,经常让那些原本打算到这里感受以蒙古包为代表的传统草原生活的人感到既“失望”又吃惊。因此,在内蒙古生活了5年的英国人科尔特·麦卡尔德时常制作短视频,为人们揭秘当下真实的内蒙古。
“不仅是对于外国人,对于不少中国南方人来说,内蒙古也是一个被‘误解’最深的地区。内蒙古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这种独特性并非一些人想象中的落后、偏僻。”麦卡尔德说,内蒙古不全是苍茫的大草原,这里的城市和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一样:高楼林立、街道纵横,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去其他省市也非常方便。可以说,内蒙古的每座城市都是中国现代化城市的缩影。
多元文化散发魅力
来自东南亚的音乐人大山来内蒙古生活两年后,深深爱上蒙古族传统乐器和音乐。以前他在创作中喜欢用大提琴,来到内蒙古后,他将作品中很多需要用大提琴演奏的部分,改用马头琴演奏。
“马头琴有恰到好处的忧伤感,触动人的心灵,特别适合我的创作风格,如果早点知道这个乐器就好了。”大山在中央音乐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学习音乐创作,毕业后与女朋友一起来到内蒙古生活,创立自己的工作室。
长调、潮尔、马头琴、蒙古鼓……大山对内蒙古的特色音乐和乐器如数家珍,还给自己的架子鼓系上蓝色的哈达。他喜欢去草原采风、与少数民族音乐人切磋,爱喝蒙古族传统奶茶。
大山以前接触的多是西方音乐和文化,来到内蒙古后,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汉族、蒙古族、回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但在同一座城市中,这些特色文化又融合得如此和谐。蒙餐馆里挤满各民族的人,迷恋回族美食的不只有回族人,各民族之间交流都用国家通用语……在多民族混居的内蒙古,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交融,民族之间相互欣赏、学习。
这给大山提供了创作灵感。他希望,在不远的未来,他可以围绕内蒙古多元文化创作一部音乐剧。“有如此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服饰,拍摄出来肯定会非常美。”
↑这是呼和浩特市体育场。(任军川摄)
在内蒙古,不仅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也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麦卡尔德就喜欢购买各种有内蒙古民族元素的T恤、衬衫或棒球服。美式复古风格与草原游牧元素的碰撞、街头潮流风格与民族传统风格的结合……内蒙古少数民族元素潮牌服饰特别受到他的青睐。即使离开内蒙古,他也喜欢常年穿着这些从呼和浩特市大街小巷淘来的衣服。
对于外媒恶意指责中国“抹杀”少数民族文化的言论,麦卡尔德感到非常气愤。他经常拍摄有关内蒙古多元文化的短视频发布在海外媒体上,反驳这些言论。
“让我克服内蒙古异常寒冷的天气、坚持在这里生活5年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里丰富且多元的文化。”他说,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在这里,人们能同时感受到汉族、蒙古族、回族的文化,也能同时看到寺庙、清真寺和教堂,这一切都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