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1天,《风起陇西》迎来大结局,正式收官!
显然大结局是令人泪目的,因为陈恭终究还是难逃一死的命运。牢狱之中,当陈恭和荀诩紧紧抱在一起,让人再度回想起了陈恭和翟悦相拥送别的场面,所以一早,陈恭的命运就是注定的了。
对于三国的故事,我们大多数都是从《三国演义》中了解到的。乱世,无疑是这段历史的代名词,乱世出英雄,所以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让普通人记住了一个个历史人物。可是,这样的时代,不仅仅有功绩卓著的乱世枭雄,也有小人物式的孤勇者,他们也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风起陇西》无疑让我们见识到了,这样一个个为自己信仰隐忍前行的孤勇者。
大结局中,
黄预被杀
李严被抓
陈恭枭首
冯膺复出
荀诩奔赴东吴继续谍战。
曹魏的青萍计划失败了,蜀汉的反青萍计划也并未完全成功,一切都是为了蜀汉大局。
但是至少李严垮台了,当然历经诸葛亮的说服,李严也明白了诸葛亮的苦心谋略,绝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蜀汉未来,幡然醒悟,李严也是愧疚不已。
多年的权谋争斗,还是太过自私,不及诸葛孔明的大志大义,如此结局,也是咎由自取,更加反衬出诸葛亮的忠义。
不过杨仪这一出碟中谍计中计,还是令诸葛亮大怒,毕竟不是光彩之事,虽出于好意,但是已经让为国家服务的司闻曹沦为了个人权谋斗争的工具,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一切又都是为了蜀汉的大局。
大历史是蜀汉和曹魏之争,内部是蜀汉权谋的纷争,而谍战关乎魏蜀两国之大势,但是内部之稳定才是国家之根基,所以谍战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了庙堂的纷争之中。当然,最终就是需要一枚枚棋子布局,而这样的棋子,就构成了《风起陇西》的群像,不再是聚焦于大人物,而是一个个小人物。
所以,诸葛亮被置于了背后,甚至也被蒙在鼓里。将一向很少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李严置于了风口浪尖,而之下,是各个为信仰而战的谍士。
从最底层的士兵,到中层的领导,这些个不被大众熟知,甚至没有名字的小人物,都熠熠生辉,在该剧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诠释乱世之下,小人物的坎坷与悲剧。
而他们是真正的孤勇者。
陈恭、荀诩、冯膺、柳莹、翟悦、糜冲、高堂秉等,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为信仰而战,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国家利益为上。他们肩负重任,独自前行,牺牲了友情亲情爱情甚至是生命。每个人都在谍场里留下了自己的孤勇。
乱世洪流,谍场风云,权谋纷争,小人物的命运早已由不得自己,但是他们却异常坚定,在风起云涌之中,昂首阔步,从容向前,虽九死其犹未悔。
陈恭死得其所,就犹如他父亲不是遭遇陷害,而是为国捐躯,是真正意义上的英雄。
保全兄弟,顾全大局,慷慨赴死,枭首弃市,从私情到大义,陈恭虽悲情到终归是个大英雄。
他的死是注定的,双面间谍的身份,不能暴露,庙堂的纷争,必须有人献身,而这一死,也更加符合历史的残酷性,小人物命运的悲剧性,与妻合葬,为兄赴死,又具有着小人物的善和情义,让这个角色人物显得更加立体具有厚度。
而对于荀诩来说,倔强执拗,既是优点,也是缺陷,历经陈恭的悲剧命运,让他看清谍海的明争暗斗,但是毅然没有退缩,而是变得更加坚定,继续奋不顾身忠心效力,从而开启新的谍战计划,奔赴东吴,继续谍场沉浮。
陈恭和荀诩这对难兄难弟,总是在猜测对方,但是又都对对方信任不已,把最好的留给彼此,虽残酷,但不悔,虽悲剧,但是坚守。
乱世之下,个人的生死必须置之度外,没有选择,不准犹豫,只有肩负使命,背负重任,孤勇前行。
起伏坎坷、困难重重、危机四伏,但是使命和责任大于这一切,也让这一个个小人物坚韧威猛,不屈不挠,无畏前行。
《风起陇西》大结局了,不完美才是真实,有缺陷才能进步。在收视纷争之中,在口碑褒贬之下,这部剧依然能够在2022的国剧市场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谍战题材作品中拥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