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消息,据红星新闻报道,四川巴中一男子在一家卖酒的公司当销售,上班28天后被公司踢出微信群直接劝退。男子想着找公司财务要回工资报酬,但结果发现自己还倒欠公司3280元。白干一个月啥都没得到,反而欠了公司一笔债,还有这种操作?
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当事人赵某,据赵某描述,他从3月20几号在巴中城区一家酒企当销售,公司有7天观察期,保底工资3000元。一起做销售的还有10多人。4月中旬,赵某被公司负责人踢出销售群,公司以业绩不达标将其劝退。近日,赵某联系公司财务李某想拿回工资,但看到工资表后发现,自己居然倒欠公司3280元,怀疑自己被骗了。
按照工资表的考核标准:每月需发送50条朋友圈,少一条扣50元;每天加10个微信好友,少一个扣10元;工作日期不少于26天,群内动态每天不少于10条,少一条扣10元;每天总结不低于50字,少一条扣50元;朋友圈严禁发布除公司产品以外的销售信息,发一条扣100元。
结果,赵某因群动态扣款980元、工作汇报扣款300元、微信添加人数扣款2000元,共计3280元。如果按照公司的管理规定,赵某确实存在大量不达标行为,被扣钱也合乎情理。但是,小雷觉得这家公司的各项规定确实有点坑,而且动不动就是扣钱,对员工的限制要求太多了。
赵某认为自己太冤了,帮公司卖了600多元的酒,结果还倒欠公司钱。该公司负责人王某对记者表示,赵某7天观察期就没通过,但因团队的关系,没有签订合同,一直工作28天后因未通过考核才劝其离职。
律师评价称,公司未按照劳动法与员工签订合同,也没有支付当地最低标准的工资,违反劳动法规定。并且,公司罚款不得超过最低工资,工资不可能为负数。看来,这家公司是真的太坑了,公司内居然还有十几名销售真令人意外。
其实,现在很多销售工作,都会要求员工在发朋友圈推销产品。但大多不会有太硬性要求,很少出现不达标就扣钱的情况。对于这种啥事都要扣钱的公司,在入职之前应该提前了解清楚情况,熟悉公司一切管理规定后再考虑要不要去上班。免得最后没赚到钱还耽误时间,甚至出现倒欠公司钱的奇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