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

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北京一核酸检测点正在使用的样本保存液超过保质期,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依法予以处罚,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款50000元,没收非法财物。

又一起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作为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核酸检测的规范、准确至关重要。近期,北京相关部门对核酸检测单位加强了监督检查。

5月22日,北京昌平区警方通报,两名男子持假护士证从事核酸采集工作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稍早,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因涉及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被卫健部门吊销相关实验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市场监管部门亦立案查处,相关责任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此前上海、合肥、邢台等地也曾通报核酸检测机构因违规违法被惩处。

嘴上谈着抗疫,心里全是生意。如此利欲熏心的行为,于理于法皆为不容。

抗疫成果来之不易,绝不允许有人为一己之私蓄意破坏。

又一起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本期值得关注的资讯有——

“中国天眼”探测到“黑寡妇”脉冲星新现象

近日,我国研究人员利用“中国天眼”,首次探测到了致密双星系统中等离子体的极端湍流现象,为“黑寡妇”脉冲星的掩食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天文学专业学术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毫秒脉冲星是一类速旋转的中子星,其自转周期仅为几毫秒。毫秒脉冲星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由毫秒脉冲星和低质量恒星组成的致密双星系统,由于伴星正在被脉冲星强烈地辐射蚕食,天文学家们戏称它们为“黑寡妇”脉冲星。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白俊涛、支启军教授和西悉尼大学的代实博士,基于“中国天眼”的观测,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对“黑寡妇”脉冲星B1957+20的掩食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黑寡妇”脉冲星之前没有观察到的掩食新现象并揭示了其物理机制。

研究人员利用“中国天眼”的超高灵敏度观测数据,首次探测到了“黑寡妇”脉冲星B1957+20掩食区域附近的射电脉冲散射现象,并且发现:越是深入掩食中心,脉冲星辐射出来的射电脉冲轮廓变得越宽,散射越强,最高达到0.2毫秒。

研究表明,这种强散射是由于多路径传播效应造成的,并利用等离子体的极端湍流对这种效应进行了自洽解释,给出了“黑寡妇”脉冲星掩食物质中存在极端湍流的第一个直接证据,表明这种等离子体湍流可能是高频射电辐射掩食的重要机制,研究结果对快速射电暴中观测到脉冲展宽的起源也有重要意义。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在广州下水

5月18日,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在广州下水。该船隶属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是全球首艘具有远程遥控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科考船,将为我国开展海洋科考、拓展海洋科学、助力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利器。

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是一艘概念超前、世界领先的科考船,其所配备的重要设备国产化率高,动力系统、推进系统、智能系统、调查作业支持系统等核心要素均为我国自主研制。

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长88.5米,型宽14.0米,型深6.1米,设计吃水3.7米,设计排水量约2000吨,最大航速18节,经济航速为13节。该船拥有宽敞的甲板,可搭载数十台配置不同观测仪器的空、海、潜无人系统装备,能在目标海区批量化布放,并进行面向任务的自适应组网,实现对特定目标的立体动态观测,是南方海洋实验室“智能敏捷海洋立体观测系统(ISOOS)”的水面支持平台。

又一起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该船于2021年7月20日开工建造,该船下水后将聚焦核心设备、智能系统、无人系统的安装调试,计划于今年年底完成海上航行试验并交付使用。未来,该船的投入使用将对改变传统海洋观测模式,获取实时立体海洋观测数据,提升海洋观测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有助于海洋高端科技人才培养和进一步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交付

5月20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实现了由0到1的进阶发展。

记者从青岛国信集团了解到,“国信1号”投资约4.5亿元,船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载重量10万吨,设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9万立方米,以“船载舱养”模式开展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等名优鱼种养殖,设计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本次交船运营后,预计第一批高品质工船大黄鱼将于今年秋季起捕上市。

又一起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谌志新说,“国信1号”将养殖区域从近岸推向了深远海,通过利用全球优质海水资源进行养殖,为我国持续输入高品质蛋白供应。

我科研团队提出云集“围攻”生物靶标智能纳米机器人模型

记者19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健康所杨良保研究员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可非线性云集“围攻”生物靶标的智能DNA分子纳米机器人模型。

该成果近日发表在纳米材料领域顶级期刊Nanoscale Horizons上。

近年来,DNA纳米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基于DNA分子的可编程性,合理设计DNA分子自组装模块,以此作为纳米尺度的“乐高积木”,可以组装成各种静态DNA纳米结构和动态DNA纳米设备,应用于分析化学、医学诊断和疾病治疗等多个领域。

该项研究创新了DNA分子非线性自主装设计原理,突破了DNA分子非线性自组装普遍存在的背景渗漏难题,并通过编码新颖的嵌入式分子组装渗漏控制程序,建立了两个基于超发夹纳米结构的智能 DNA分子纳米机器人模型,为构建先进信号放大器和智能靶向药物递送载体提供了新的设计蓝图。

两个模型由多功能机械臂和备选附件(药物、信号标签、靶标钳夹等)、靶标验证器、智能云集路径控制器和自组装马达等部件组成,只有在特定生物靶标出现时,机器人才会获得响应,然后以生物靶标为“围攻”对象,通过各部件协同运行,完成机器人之间的非线性云集组装,形成大的集合体,实现对特定生物靶标信号的非线性级联放大或附件装载物的富集。

研究中,科研人员分别将肿瘤细胞小分子和外泌体等作为生物靶标,通过整合无标记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信号读出技术和荧光分子信号标签,检验了设计模型的应用性能,提示了智能DNA分子纳米机器人在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和药物递送中的应用潜能。

科学家首次将AI元学习引入神经科学 有望提升脑成像精准医疗

近期,中外科研工作者合作的一项技术成果在神经生物学顶级期刊《自然·神经科学》上发布。这项研究首次将人工智能领域的元学习方法引入神经科学及医疗领域,能在有限的医疗数据上训练可靠的AI模型,提升基于脑成像的精准医疗效果。

脑成像技术是神经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能够直接观察大脑在信息处理和应对刺激时的神经化学变化,从而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照。理论上,基于脑成像的AI模型可应用于预测个人的一些表征特性。

一个现实的问题在于,虽然现在已经有英国生物银行这样的大规模人类神经科学数据集,在研究临床人群或解决重点神经科学的问题时,几十到上百人的小规模数据样本依旧是常态。在精确标注的医疗数据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训练出可靠的AI模型,在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正在成为焦点问题。

在此次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研究者们首次提出,使用机器学习领域的元学习来解决上述难题。元学习是一种让机器学会更好地学习的方法,目的是让机器面对全新的任务时能更好地利用在先前的任务中获取的“知识”。

研究者通过对先前的小样本数据分析发现,个体的认知、心理健康、人口统计学和其他健康属性等表征特性与大脑成像数据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相关性。基于小样本数据和大数据集之间的这种相关性,研究者提出名为元匹配的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将大数据集上训练出来的机器学习模型迁移到小数据集上,从而训练出更可靠的模型,以更准确地预测新的表型。

目前,这一新方法已经在英国生物银行和人类连接组计划的数据集上完成了测评,测评结果显示,新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体现出更高的准确率。实验显示,这项新的训练框架非常灵活,可以与任何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在小规模的数据集上,也可以有效地训练泛化性能好的AI预测模型。

我科研团队利用废弃玉米秸秆制备高效除磷器件

1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王光辉研究员带领的多孔催化材料研究组以废弃玉米秸秆为载体,开发了一种用于连续流水体除磷的新型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器件。相关研究发表在《化学工程杂志》上。

MOFs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密度低、易于调控修饰等优点,在污染物吸附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质。然而,合成的MOFs材料通常是纳米/微米级粉末,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添加胶黏剂或压片等手段成型,这一过程会导致孔道减少、传质受阻,大幅降低MOFs材料的效率。如何在保持MOFs材料固有特性的前提下,将其塑造成面向应用的整体材料仍具挑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该研究团队利用溶剂热法,在玉米秸秆的细胞壁表面均匀生长了一层UiO-66 MOFs材料膜,制备了UiO-66/MS材料,并将其组装成了过滤器件。玉米秸秆独特的生物结构提供了发达的传质通道,UiO-66的单层膜形态促进了吸附位点的暴露,使UiO-66的本征磷酸盐吸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在连续流实验中,UiO-66/MS器件可将初始浓度为3ppm(百万分之三)的磷污染水体修复至中国一级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范围内。同时,该研究也为废弃玉米秸秆的增值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我国发现首个野外稳定繁殖的大鲵新种

俗称为“娃娃鱼”的大鲵,是我国珍稀濒危两栖动物。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经过长期努力,该所车静课题组等在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纯种大鲵野生种群。综合形态学和遗传分化证据,研究人员将其描述为一个新种——江西大鲵。

根据基因组水平数据分析,研究人员认为江西大鲵种群遗传分化显著且未受到其他省区大鲵的杂交污染。他们采用“标记-重捕法”,通过为期18个月的野外监测,共记录成体、亚成体和新孵化的幼鲵在内的700余尾个体,并连续两年观察到野外繁殖。成体和亚成体的目击频率高达每人每小时2尾,这一结果显著高于保护区外的目击频率,甚至高于日本大鲵和美洲大鲵的野外目击频率。

又一起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江西大鲵野外调查区域示意图 昆明动物研究所供图

“中国大鲵由5至8个遗传分化显著的物种组成。目前,野生纯种自然种群难觅,同时大量遗传混杂个体囤积在商业养殖场中,让保护工作陷入困境。”车静研究员介绍,江西大鲵是我国首个遗传身份明确且野外稳定繁殖的大鲵纯种种群,同时也是我国首个可记录大鲵完整自然生活史的野外种群,其发现为中国大鲵保护带来了希望。以此为基础,有望能发现更多类似的纯种野生群体并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在被描述前就走向灭绝。

调查显示,江西大鲵种群是一个单点分布的孤立种群,其栖息地流域面积仅约36平方公里。因此这一种群也可能由于数量较少、相对孤立以及栖息地环境变动等因素而岌岌可危,亟须建立相应的保护行动计划,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

研究还提示,相较于通常以水域范围设置的水生生物保护区,设置囊括整个山、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对大鲵野外种群的保护将会更加有效,同时强调了综合野外监测和群体基因组分析手段对调查大鲵野外种群及明确遗传身份的必要性,为那些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濒临灭绝的物种制定和调整保护计划提供了参考和示范。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英文专业期刊《动物学研究》上。

83.2米!青藏科考发现迄今中国最高树木

近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与资源管理”专题的中科院植物所团队在西藏察隅县考察时,发现了成片高大的云南黄果冷杉原始森林。经无人机吊绳多次测量,其林冠高度达70米,最高的一株高度83.2米、胸径207厘米,刷新了曾报道的贡山的秃杉(72米)、墨脱的不丹松(76.8米)和台湾的秃杉的中国最高树纪录。

新发现的云南黄果冷杉林在察隅县上察隅镇察隅河两岸山地和河谷地带呈带状分布,海拔2300米左右。群落中含有大量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古树,以及附生的兰科和蕨类等植物。该区域之所以能够保留如此高大完好的原始森林,得益于优越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以及极少的人类活动干扰。此处的大量高大树木及所在群落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保护意义。

又一起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资料来源:新华社、科技日报、中新网、科学网等

编辑:高高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