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义务教育结束之后,读职高还是高中,家长和学生一直都倾向于后者。读高中能有更好的师资力量,未来可以考普本或者名校都更有机会。
职高的学生想要升学第一点要升到大专,之后才是普本,再之后是考研。在学历上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不少家长对职高的存在心里存疑。
如果没有职高,学生读高中是不是就有同样的机会呢?这个答案可能有些出乎意料,也许和家长想象的并不一样。
高中老师参观职高,看了之后才知道,高中和职校的差距
高中和职高从最本质上看教学的内容,一个是基础学科,另一个是技能培训。高中生毕业之后并不具备直接工作的能力,但是职高学生可以。
再有差距就是学校的师资力量的差距,高中老师在学历要求和个人条件上,要求要比职高老师高一些,学校的管理也有所不同。
正因为这样的区别,个别家长会觉得学生职高毕业之后年纪小,不具备工作的能力,想要读高中,享受更好的教育环境。
但真的像家长想的那么简单吗?职高和高中的区别仅仅在于此吗?也许还有其他答案,老师是一名私立学校的高中老师,因为有事情需要去职高出差。
到了职高之后,参观学生上课。这个过程中,让他不免觉得心疼老师,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下面的学生睡倒了一大片。
老师看起来好像在自言自语,得不到一点回应。这让来参观的老师不免唏嘘,这些学生如此的不尊重自身,看似是老师很滑稽,其实坑的是自己。
老师也随即明白,都说不愿意读职高,但是为什么读职高,还是有一定原因的。这个时间的高中生,不说学得废寝忘食,上课这样睡成一片是不可能的。
作息时间恨不得排到后半夜,我们都知道高中学习辛苦。但职校的学生却感觉不到学习的紧张,老师也直言,差距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职高生和高中生学习态度的差距,在于这几点
首先:初始的学习态度,普职分流的时候,是按照分数分的。也就是说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全部分在了一起,这些学生普遍的学习态度都是有问题的。
其次:放弃未来发展,家长觉得职高就是大型幼儿园,毕业之后不会有出息。学生的态度来自于家长,本身就不爱学习,再加上学了也没出息,也就不爱努力了。
再次:周围人都不学习,周围的同学都对学习兴趣不大,如果真的就是自己认真地学,也是没有动力,甚至会担心自己被孤立。
最后:老师的态度,高中的老师看见学生上课,想必会大发雷霆,当场揪起来站着听课。但职高的老师却习以为常,我上我的课,你睡你的觉,谁也别耽误谁。
造成这点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老师责任心不够,另一个就是屡教不改最后放弃。对于自己都放弃自己学业的学生,老师的耳提面命,又能有多大的效果呢?
想要改变职高的命运,要从自身下手
现在还在初中的同学,想要摆脱职高的命运,除了好好学习,没有其他捷径。初中生最容易犯的学习态度错误,就是以为是在惩罚别人,其实是在惩罚自己。
对家长不满意,就不学习了。对某一科老师不满意,我也不学习了。自己以为自己是在报复家长和老师,其实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现在已经读了职高的学生,最忌讳的就是自暴自弃。觉得自己没有前途,失去光明,然后上课睡觉,下课打游戏,除了学习什么都做。
如果这样下去,那就真的是没有希望了。同学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样才能改变现状,上课认真听课不丢人,不懂就问也不会被老师和同学嫌弃,只有自己想前进,才能有前进的可能。
职高之后可以读大专,大专可以专升本,之后考研读博,发展的路线都是一样的。只要走得够远,就可以忽略中间的落差。
同学们如果不能改变自己本身的学习态度,即使普及高中,也只是换了个地方睡觉而已。所有命运的改变,期待政策永远没有自己用力来的痛快和实际。
对于这一点,最先要改变的就是家长,不要在学生面前抱怨。抱怨是最没有用的情绪,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希望和精气神才是硬道理,凡是多从自身下手,成功的机会会大大增加。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