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上海电力大学机关党委全体党员在“先锋上海”小程序中向所在社区报到,百分百落实“双报到”要求,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办组织统战党支部 马进明
在3月居家办公期间,马进明老师主动向所在居委报到,加入业委会成立的志愿者服务队,从封控第一天就开始全面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从核酸检测场地布置到每次协助组织核酸检测,从大门值班消杀、管控、巡逻到运送快递,从分发保供物资到帮助老人配药、订餐,都有马老师忙碌的身影。马老师近几年多次住院手术,虽然身体状态欠佳,但大家有任何问题找他,他总是第一时间给予帮助,特别是社区里的独居老人,他多次上门慰问,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受到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宣传发规党支部 苏少华
苏少华老师在疫情初期就参与所在街道党工委的志愿服务工作,至今仍奋战在小区疫情防控一线。
只要有核酸检测的日子,就能看到苏少华老师忙碌的身影。他每天早上5:45来到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严格按照核酸检测服务培训要求做好准备工作。他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一遍遍在现场“排练”核酸检测工作流程,居民们的行走路线,楼栋与楼面的出门排序,孤寡老人如何安排,高三初三孩子如何减少等待时间,国际居民如何登记等,他们一一细致安排。核酸检测当天,他协助维持秩序,“请保持两米间距,打开二维码,调亮屏幕”,说得口干舌燥。苏少华老师还与另一位志愿者一起对所负责的栋楼进行“扫楼”工作,排查没有下楼做核酸的居民,遇到不便下楼、正在上网课等特殊情况,总是想办法帮忙解决。
苏少华老师表示,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他深深感受到了作为志愿者的辛苦,也深深体会到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纪委审计财务党支部 王云欢
疫情初期,王云欢老师在与居委的沟通交流中了解到小区志愿者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随后,她向居委书记表示,“有困难我们一起解决,坚持就是胜利。”于是,王云欢老师开始着手组建志愿者团队,她提出很多建议,居委提议让她来当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王云欢觉得这是义不容辞的事情,一口答应了。由于她较为熟悉后勤、保卫、物业等管理工作,也有组织、动员志愿者开展工作的经验,在她的努力下,大家踊跃参与,建立了固定巡逻、核酸检测、就医保障、信息统计、新闻宣传等小组,分工明确,每个小组各司其职,高效工作,使小区的居民生活有序、平稳。
王云欢老师说,“快递有人送、垃圾有人收、水电煤有人帮着充值……一切放心、安居的背后,是居委、物业、志愿者团队们的齐心协力,我们一同共渡难关。”
资产党支部 尤雯静
尤雯静老师积极下沉到社区一线,勇挑重担,协助社区制定网格化管理模式,与志愿者们齐心协力,高效有序地完成小区各项防疫工作。
每次核酸检测对于老龄化小区都是一次挑战,尤雯静老师与志愿者们集思广益,为小区的老人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每一次核酸检测有序。配药频率高和居民突发疾病就医情况紧急,也是老龄化小区的难题,尤雯静老师积极配合片长制定了紧急预案,在疫情期间确保居民能及时就医。在开展抗原检测时,尤雯静老师提前一天在所负责的居民楼道群里发布通告,对于每一户每一个居民的检测结果都组织志愿者一同上门回收抗原,核实过后再上报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无论是物资发放还是楼道消杀,尤雯静老师都第一时间响应,任劳任怨,得到居民交口称赞,也收到了若干封感谢信,无论多累多忙,晚上雷打不动地进行小区巡逻工作,一个多月以来,她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忙碌而充实着。
科研党支部 陈春莲
自小区封控管理以来,陈春莲老师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队伍,白天参与小区核酸检测统计、维护检测秩序、分发抗原测试盒等,晚上则定时在小区巡逻,配合居委做好防疫政策宣传、引导等。4月12日,在小区居委、物业人员因密接被通知隔离的情况下,她成为了小区紧急时刻的“召集人”,她首先在志愿者微信群里安抚大家的情绪,然后向居委书记提议暂由小区志愿者组织日常防疫工作。在这期间,她协助起草告知小区居民的倡议书,组织志愿者负责小区核酸检测以及14天的楼栋消毒清洁、快递领取等日常防疫工作。
作为一位初三学生的妈妈,在小区最初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时,她的志愿服务工作得到了家里人的理解与支持,但后来家里人开始有些顾虑和担心,陈春莲老师则坚定地说,“这个时候我应该站出来,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只有先保护好、守护好这个‘大家’,才会有安全、安稳的‘小家’。”
教务党支部 王能
在下沉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期间,王能老师先是在所在小区内协助负责核酸检测、抗原检测试剂分发和结果统计、为居民配药、分发物资等,平均每日工作12小时以上。之后王能老师被调派到南新四村,此社区共有居民4000余人,其中老年人占比四分之一,防疫任务繁重。王能老师已经多日吃住在居委,不仅要做好各项防疫工作,还要解决居民的生活保障问题。由于社区老年人口众多,他们大多无法使用线上方式参与团购,难以购买到足够的生活物资。王能老师和居委工作人员,以及其他20多名志愿者多方努力,寻找到几家能够为小区提供定量蔬菜的保供单位。他们制定售卖方案、确定售卖人群,每日在固定的时间段接收、打包蔬菜,有效解决了居民们的“菜篮子”问题。面对居民的诉求,王能老师始终耐心细致解答居民疑问,有效化解矛盾,助力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有效沟通。(通讯员:上海电力大学 樊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