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已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 多地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这是必然的。如果不是大城市,如果没有输入风险,常态化的核酸检测,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浪费社会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现在跨省、跨市,也基本上都有着相应的核酸检测要求;再加上大数据之下,对于人员的流动,也基本上可以做到实时掌控;那么此时,在某一个地域内,常态化核酸检测,实在是没有必要。
之前是被上海的疫情吓怕了,而且各地层层加码,尽管被批评,但始终没有受到处分,那在客观上就助长了层层加码的做法。而没有疫情也常态化核酸检测,就是典型的层层加码。在国家卫健委提醒之下,也在前不久对一些地方过度防疫问责之下,尤其是当医保支付常态化核酸检测成本被叫停之后,那么地方就会冷静的看待眼下的疫情防控。
再加上持续几年的疫情,对于经济社会严重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只是影响老百姓,也影响到政府——很多地方财政捉襟见肘,那么此时,量入为出,科学防疫,就是必然。毕竟,没那么多钱的时候,就要精打细算。其实很多社会政策,其本身没有什么对错或者大对大错,都是各方面综合权衡,选择一个对各方都不是最糟糕的。
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在很多时候它是一对矛盾,具有冲突性。一边过严了,另一方面必然糟糕。而另一边大意了,那一边也会出现问题。显然,平衡好是关键。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用在常态化核酸检测上,也符合。就是在城市,在跨省跨市关键出入口,设置便利的核酸检测,免费检测,快速报告,基本上可以防得住。当然,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可能会遭遇核算利益集团的反弹。所以,怎么保持定力,防止被干扰,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