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边塞诗,怎么能少了这一首?喷发着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

闻一多先生曾说,人家都说是唐诗,我要反过来说,是诗唐,就是诗歌的唐朝。唐朝的确是一个文学的时代、诗歌的时代。

读边塞诗,怎么能少了这一首?喷发着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初唐诗歌虽未能尽脱六朝的浮华和纤弱,但随着王勃一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情一吼,随着陈子昂充满悲壮的“念天地悠悠,独怆然涕下”的千古绝唱,就已经把“绮错婉媚”的上官体冲得七零八碎,唐诗就像一个决心“仗剑辞游”的英雄少年,开始从幽深的宫廷台阁毅然决然地走向茫茫的关山和塞漠。继之而来的是那一群气势磅礴的边塞诗人,他们豪情慷慨,气魄壮伟。王昌龄高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男儿本自重横行”的高适也来了;更不能少了岑参和他的这一首:碛中作唐代: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读边塞诗,怎么能少了这一首?喷发着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他出塞时,才三十出头,正是充满锐气的年龄。岑参喜欢用绮丽的笔调来凸显西北地区冰天,雪地,火山,热海的异域风光,歌颂保卫边疆的战争,歌颂将士们不屈不挠,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有一种感人的厅情异彩。“碛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诗。从诗句看,岑参离开长安已近两个月了。宿营在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之中,正巧又遇上十五的月亮,写下了这首绝句。诗人精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向读者展示他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诗于叙事写景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读边塞诗,怎么能少了这一首?喷发着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走马西来欲到天”,表明诗人扬鞭跃马,从长安出发,沿着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风尘仆仆地向西进发。“欲到天”,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辞家见月两回圆”,则从时间着眼,柔情似水。一轮团圞的明月当空朗照,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他不由得思想起辞别两个月的“家”来,时间记得那么清晰,表明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殷切。这句诗含蕴很丰富。十五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人们爱用月亮的圆缺来比喻人的离合,看到圆月,就会想到与家人的团圆,现在是月圆人不圆,自然不免要牵动思乡之情。

读边塞诗,怎么能少了这一首?喷发着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诗人刚刚把他的心扉向读者打开了一条缝隙,透露出这一点点内心深处的消息,却又立即由遐想回到现实──“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上句故设疑问,提出一个眼前急需解决的宿营问题,下句诗不作正面回答,却转笔写景:好像诗人并不关心今宵宿在何处,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碛中之景,写出了明月照耀下,荒凉大漠无际无涯的朦胧景象。景色是苍凉的,但感情并不低沉、哀伤。在诗人笔下,戎马生涯的艰苦,边疆地域的荒凉,正显示诗人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

读边塞诗,怎么能少了这一首?喷发着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岑参做为边塞诗人,或歌颂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或诉说战争的艰苦和残酷,都那么英姿飒爽,气势灼人,因为他是盛唐的诗人,盛唐诗坛的风云人物,喷发的是永远震撼人心的边塞英雄交响曲。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