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出现一例霍乱病例,专家:应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徐婷婷 王艾冰)7月11日中午,武汉市武昌区卫健局发布消息,7月9日晚,武昌区疾控中心接医院报告,武汉大学出现一例感染性腹泻病例。患者经有效诊治,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状已消失。已组织专业机构对相关人员进行采样检测和跟踪管理,对相关场所进行临时封控管理和消毒处置,目前未发现新增病例。

一位不愿具名的疾控专家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霍乱诊疗手段成熟,传播控制也比较容易,地方防控也很有经验。学校应该做好患者粪便和呕吐物的处理,共同暴露者,可考虑预防性服药;做好学校食堂、食品摊档等的食品卫生。

武汉大学出现一例霍乱病例,专家:应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及时隔离控制可以防止扩散

霍乱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国际卫生检疫条例》规定国际检疫的三种传染病之一。大多数情况下,感染只造成轻度腹泻或根本没有症状,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严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感染霍乱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会引起严重脱水导致死亡。

“学生可听院系安排,如果出现症状主动上报。目前学校还在排查,如果是密切接触者,会一一进行筛查。” 武汉大学校医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学生不用害怕和紧张,没有想象中的恐惧,现在都比较平稳,我们都在加班加点努力,学生只要静静听院系通知,有需要的等待排查。”

“霍乱在我国属于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常强,一旦感染可能会快速导致传播。”国务院联防联控专家、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虽然目前针对霍乱可以通过补液等方式进行治疗,病死率得到控制,但是如果大规模爆发,病死率依然较高。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系主任吴明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可造成急性腹泻疾病,通过消化系传染(病从口入)。虽然属于甲类传染病,但是可预防、可治愈。只要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等入口东西的消毒管理,个人注意卫生,如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食卫生等是可以预防的,如果出现病例,及时隔离控制,管理好病人排泄物和用品消毒等,可以防止扩散。在现代社会,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和诊治措施,如果不是已经大范围污染了水源或因此污染了水产品或其他食物的话,应该不会产生大范围扩散的。

最重要的是发现病人、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7月11日下午,记者以学生的身份致电武汉大学校医院,其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只有相关病例所在的宿舍楼的学生收到了相关药物,至于是什么药物我们也不清楚,是专人负责的,对于没有接到排查的同学,我们还没有收到任何通知,学生们不要惊慌,只要注意个人卫生。”

王贵强指出,“目前这一例病例出现在大学校园,校园一般会有大规模的聚集人群,属于传染病的高风险区域和人群,个人卫生如果不注意的话,就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爆发,所以在学校出现新发病例,风险更大。”

王贵强指出,“目前新发病例出现在大学校园,传播风险更大,校园有大规模聚集人群,属于传染病的高风险区域,如果个人卫生没有做到位,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爆发。”“不管发生在什么地方,霍乱疫情的风险点位主要关注确诊病人以及其排泄物,任何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生,最重要的就是发现病人、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针对此次新发霍乱疫情,王贵强建议:第一、虽然我们国家每年都会出现几例霍乱病人,但是出现新发,最重要的问题是快速溯源,对传染源进行隔离,阻断传播途径;第二、立即对确诊病例及其密接人员进行隔离,对其相关排泄物也要进行处理;第三、出现类似新发传染病,要注意信息公开,及时引导舆论,避免引起恐慌;第四、要迅速在专业层面做更细致的流调工作,避免可能潜在的病例,因为该疾病的首要表现就是腹泻,很多人不当回事儿,所以要划定范围,排查近期所有出现腹泻的人群。

吴明建议,学校方面一是配合疾控部门监测患者周围的学生,尤其是密切接触的学生,必要时可以有些小范围的隔离措施;二是配合疾控部门做好患者的物品隔离和消毒,不让其他同学接触到,并做好患者居住环境的消毒;三是学校加强饮水消毒和做好食品等入口东西的消毒管理;四是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