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洋网
全市雨势已明显减弱
广州结束防暴雨内涝应急响应
记者今晨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当前,全市雨势已明显减弱,各区暴雨预警信号陆续解除。根据《广州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规定,市三防总指挥部决定:从5月13日6时起结束防暴雨内涝应急响应。
根据《广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规定,广州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从13日07时05分起解除广州市气象灾害(暴雨)Ⅱ级应急响应。
7-9时我市出现了短时雷雨,雨势较大的地方出现在白云金沙洲。这也是夏季雨的一个特点,发展快,移动一般也比较快。
未来几天仍有明显降水
据@广州天气,
最近几天降水将持续
周末还有冷空气
13日广东仍有暴雨
倒水模式继续
13日,珠三角南部和粤东市县有暴雨到大暴雨;惠州、茂名、河源和梅州的南部市县有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大部分市县有大雨局部暴雨。
12日08时到13日08时,暴雨仍在广东发威,其中惠州、河源、珠海、中山、江门、深圳、汕尾等地累积雨量大。全省来看,共有9个镇街录得超过250毫米的特大暴雨,有154个镇街录得100毫米~250毫米的大暴雨,有455个镇街录得50毫米~100毫米的暴雨。
各市雨量最大的镇街出现在:汕尾城区遮浪街道457.1毫米、江门台山市赤溪镇420毫米、珠海金湾区南水镇404.7毫米、中山坦洲镇235.1毫米、广州增城区正果镇216.4毫米。
目前降水还在继续,城乡积涝和地质灾害风险较高,请大家切勿麻痹大意,注意防范!
当下广东境内的雨还未消化完,广西那块回波又往广东行进。截至09:33,广东有16个市县生效暴雨黄色预警,6个市县生效暴雨橙色预警,2个市县(深圳、惠来)生效暴雨红色预警。
连日降雨,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
1、密切关注当地气象台发布的最新暴雨实况和预报预警动态信息;
2、暴雨天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如确需出行,请警惕高空坠物,远离高大树木倾倒等危险源。
3、在外如遇充电桩、路灯、广告灯箱等设施设备涉水漏电,请立即远离,防止发生涉水触电事故。
4、尽量远离积水路面,确需趟水时注意观察周围环境,远离路灯杆、配电箱等带电设施。
5、近期尽量避免进入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带,远离疏松、陡峭的斜坡和不坚实的挡土墙。
暴雨后,
这些知识你get了吗?
有哪些疾病风险?该怎么做?
来听专家说!
广东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对市民群众来说,自然灾害来临时,第一要务是确保人身安全,但躲过了灾害并不意味没有健康隐患。俗话说大灾之后防大疫,暴雨过后,不少事情要注意!
广东疾控提醒:暴雨过后要提防疾病风险
暴雨过后,会有哪些疾病风险?
台风洪涝灾害易造成水源污染、食物污染或变质,不洁饮食和饮水,除了引起食物中毒外,还会传播痢疾、霍乱、伤寒、甲肝等传染病,灾后环境利于蚊、蝇、老鼠等病媒滋生,加上人群聚集,人畜共患传染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风险也会提升,例如登革热、疟疾、乙脑、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保持手部清洁,做到不喝生水,不吃死因不明的牲畜,发生病死牲畜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彻底清理,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排除积水,填平坑洼,尽量避免赤足涉水。
居所内安装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蝇设施,推荐使用蚊香、气雾杀虫剂、苍蝇拍等,当发现蚊蝇鼠病媒生物异常增多时,及时报告当地政府部门,出现发热、腹泻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
让我们防患于未然,
携手一起防灾减灾,
共筑美好家园。
(来源:广东天气、广州天气、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粤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