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发射成功!南航助力叩问苍穹之旅

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些南航人默默助力“问天”成功发射

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是航天史上的又一高光时刻,在中国航天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有南航人在背后默默助力:自动化学院王莉教授领衔的“智能配电系统”团队面向空间站等载人航天任务,开展航天器智能并网控制及保护技术研究。针对空间站组合体复杂构型后各飞行器帆板遮挡引起的能源均衡配置和使用问题,建立控制模型,将固态功率控制器技术应用于空间站系统各智能配电器中,实现功率的通断控制和安全保护;采用智能并网控制技术实现空间站系统多飞行器之间能源系统并网供电,解决了能源的最优利用和统一调配问题。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占小红教授团队参与了长征系列多型运载火箭贮箱焊接结构研制任务,开发了跨尺度一体化建模与仿真技术,形成了火箭贮箱焊接应力与变形全局高精度调控策略,实现了5米级贮箱焊接变形小于千分之一,助力长征5B运载火箭顺利发射。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超级绝热复合材料材料课题组陈照峰教授、杨丽霞讲师开发的航天级轻质纳米真空绝热板,成功应用于我国问天实验舱低温实验保冷设备。团队历经六年,经过上百次实验开发出超低导热长寿命轻质纳米真空绝热板,突破了气相纳米氧化硅微结构调控、复杂真空成型和封装安装技术瓶颈,确保了真空绝热板性能长期稳定,获授权国家国际发明专利十余项。在相同保温效果下,真空绝热板厚度仅为传统保温材料的1/5~1/8,解决了问天舱保冷设备轻量化与小型化难题,提高飞船内空间利用效率,为飞船开展超低温试验提供了解决方案。

南航航天学院陈传志副教授领衔研发的定向装置油脂补加机构已应用于我国问天实验舱的研制,该技术通过单驱多动纯机械联动润滑方案,解决定向装置传递链路复杂、摩擦大、误差累积致油膜厚度控制难的技术难题,可实现定向装置隔离域面的分区精准润滑,为我国实验舱的研制贡献了南航力量。

此外,还有很多南航师生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航空学院文浩教授团队“空间结构在轨自主组装的动态控制”、航空学院余莉教授团队“降落伞气动减速技术研究”、航空学院姚卫星教授团队“空间站伸展机构疲劳评估与试验验证”、航空学院王志瑾教授团队“空间站柔性太阳翼设计”、自动化学院吴红飞教授团队“空间站大功率电源系统”、机电学院田威教授团队“核心舱复杂结构原位多机器人协同装配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丰俊东副教授团队“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实验项目”等多项课题、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占小红教授团队“飞船防热承载结构精密激光焊接与高效增材制造技术”、航天学院陈金宝教授团队“机械臂和展开机构”、航天学院王小涛教授团队“空间在轨机器人”、电磁阻尼器高低温测试系统、航天学院陈传志副教授“新型空间弱撞击对接机构及其柔顺控制技术”,这些项目都助力保障着空间站运行。

同时,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凡新、长征二号F遥十二火箭主任设计师林涓等南航校友们根植“红色基因”、怀揣“蓝色梦想”走出校园、扎根岗位汇聚成为了南航校友力量,为“牧星”征程保驾护航。

青年学生近距离感受航天魅力

为了让青年学生近距离感受航天魅力,探索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历程,问天实验舱发射之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组织“问天·启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海南文昌观摩学习。

团队于7月16日抵达海南省文昌市,18日观摩长五B遥三火箭转运,24日集中到文昌淇水湾观摩“问天”实验舱发射。

7月22日,在观摩文昌航天城科普中心时,团队成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的采访,结合专业知识所学与国家重点型号发射任务背景,讲述了专业方向与航天任务的联系。

现场观看“问天”实验舱发射令学生们感受颇深。南航航天学院2021级本科生翟昊璟说:“得知‘问天’实验舱将要发射时,我便萌发了一定要来文昌亲眼看一次火箭发射的想法。我们克服了住宿、交通、疫情等重重困难,一路的艰辛并没有阻挡我们的热情与努力,当火焰喷薄而出,火箭直插云霄的那一刻,我心中感到无比的激动,为中国航天的傲人进步而自豪。作为一名航天学子,这次实践活动让我对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更加认可,也激励着我要更加努力,为航天报国的理想而不断奋斗。”

航天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兆寓表示:“作为航天学院的一名学生,能来到海南文昌,见证中国航天史上又一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升空,令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与荣幸。当天边传来一声巨响,长五B遥三贯穿长虹,推动的是大国重器,撑起的是民族脊梁。一代代航天人,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境界,助力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突破发展。能亲眼见证这幅画卷是一份幸运,更是点燃航天报国情怀的火种,未来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以航天点亮梦想,争取为航天强国之伟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受访的南航校友表示,飞天的征途仍在继续,南航的脚步也未曾停止,在以后的日子里,将继续恪守“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南航校训,胸怀“长空牧群星”的远大志向。作为南航人的一分子,将为助力航天梦接续奋斗,源源不断地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更多南航智慧。

通讯员 冯蕾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静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