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古村落以典型的客家“九厅十八井”建筑特色闻名于世,它与客家土楼,围屋并称世界客家建筑三大奇葩。九厅十八井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建筑,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结合构造的大型民居建筑。
培田,一个有着800年历史的闽小村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是“家有藏书陇有田”耕读并做,天人共生的村落,在培田举办春耕节,是农耕文化在代际上的延续和传承,是农民在时空上的“群体记忆”。
培田客家古村落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连城县宣和乡境内,至今仍保存着(全国)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人称“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国南方庄园”,有“民间故宫”之美誉。
在培田像这样规模的建筑,在数百年间,共建起30幢类似的建筑。它的布局尽管厅多井多房多,却井然有序;尽管建筑层层叠叠,采光通风出水却无丝毫障碍;厅与厅之间既有通道相连,又有门户隔阻,使之各成单元,既利于大家族聚族而居,又不妨碍小家庭各享天伦之乐。这里的井水,除了供饮用外,还有除燥降温的“空调”功能。其布局的合理真可以用“天衣无缝”来形容。
培田古村,为什么会被誉为“福建省民居第一村”。因为培田的祖先给这个面积仅13.4平方公里、住户300多家,村民仅1000多人的小小村落留下一笔巨大的遗产:培田村保存着30幢大宅、21座祠堂、6处书院、1条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4处庵庙道观,总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全村建筑的博大、保护的完好、珍藏品的多、文化底蕴之深,为外界所叹服。
培田客家人秉承祖先“维耕继读”的儒家传统思想,培养子孙后代奋发进取的南山书院创办于乾隆三十年,距今240多年。书院先后培养出武进士、清廷四品带刀待卫吴拔祯等名人以及200多名秀才、举人、进士,培养出4名与孙中山、周恩来同窗留日留法学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世人为之震撼。小贴士:1、门票:40元 2、培田古村落,比较安静,适合去慢慢品味她的美。如今村落开发了很多民宿,有时间不妨住一晚感受下古村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