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受连日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西江和北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其中6月19日以来北江发生今年第2号洪水,北江干流石角站出现建站以来最高流量。有市民提出疑问:北江不是发大水了吗?为什么处于清远下游的广州水位不是很高呀?广州水文分局的专家对此进行了解答。
一是精细调度西江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大藤峡水利枢纽的关键作用,拦洪削减西江洪水,为北江洪水往西江下游分流赢得了窗口期,使北江经思贤滘过流西江增加至5520立方米每秒,有效减轻广州珠江河道防洪压力。
二是科学调度北江流域防洪工程,充分发挥防洪工程体系作用,科学安排飞来峡水库削峰、潖江蓄滞洪区滞洪、北江大堤挡洪、芦苞水闸西南水闸分洪联合运用,通过多项措施,全力确保西江、北江重要堤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防洪安全。
三是天文潮低,当前为天文小潮期,珠江潮位普遍较低,比上周天文大潮期潮位低1米左右。
四是降雨少,本地产流小,自6月18日以来广州辖区无明显降雨,汇入江河水量较小。以上因素均有利于上游洪水的下泄,此外堤围的加高、河道的疏浚也是水位“看起来不高”的原因。
水文部门同时提醒:当前上游洪水正处于退水期,水流湍急,仍存在较高风险,请广大市民群众提高防灾避险意识,危险时段人不下河、船不过境,出外野炊露营不选择江河滩地,特别是加强学生、儿童安全教育和日常看护,切勿到危险、陌生的江河游泳,谨防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