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老百姓配药,牛肚“大药房”火热开张中……

疫情防控期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常用药吃完了怎么办?村民的紧急用药需求如何快速满足?在浦东新区老港镇,牛肚村充分挖掘村内资源,成立一支6人组的“配药小分队”,由村两委、卫生所医生、区级机关下沉人员、牛肚村突击队员组成。

为了给老百姓配药,牛肚“大药房”火热开张中……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图说:周浦镇有支居民紧急就医保障车队。受访者供图

“药房大总管”调度全局

“妹妹,你们今天跑一趟张家桥老年医院、福华医院吧”“今天把核酸去做掉,明天去光明医院。”每天早上,黄芳都会在微信工作群里安排当天的“跑腿线路”。

黄芳,牛肚村村委委员,是一个大大咧咧、性格爽朗的大姐。对于各种药物途径,她了然于心。“这个药可以在社区医院配”“那个药光明医院没货了”“这个药可以线上配”……对于各种疑难问题,她处之泰然。“精神病患者的药我已经借到药了”“帕金森的药已经请丽港苑的同事在浦南医院配到了”……对于个性需求,她灵活应对。一段时间的配药经历,让黄芳俨然成了一个“赤脚”医生,同事们都笑称她为“黄医生”。

“药房军师”出谋划策

“姐姐,我帮你一起弄吧。”牛肚“大药房”一开张,姚建就主动提出帮忙一起配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认真筛查药品的品类。

姚建,牛肚村卫生所医生,是一位基层医疗工作者。“光明医院今天限号了,每人只能拿20个号,而且排队排很长。”听到这个消息,姚建提议,“我们去奉贤试试吧。”她拿着一叠医保卡,开私家车前往医院。“这个药还是要去市区配。”看着被光明医院“退回”的病历本,姚建建议。根据安排,姚建被安排到建港村工作。但她还是心系牛肚村,主动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加点登记、梳理配药需求,为“配药小分队”整理好清晰的药品清单,将准备工作做足做细。

为了给老百姓配药,牛肚“大药房”火热开张中……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窗口小妹”热情“接单”

“嬢嬢,你几组的”“爷叔,这些药是光明医院还是社区医院配的”“ 嬢嬢,我帮你看看这个药能不能网上下单”……每天,丁豪婷都在“代配药”窗口答疑解惑。

丁豪婷,浦东新区区级机关下沉人员,是一个性格可爱、温柔的女孩。居家期间,丁豪婷第一时间到牛肚村报到,负责“代配药”窗口“接单”工作。询问需求、配药登记、分门别类,短短一周的时间,这个小姑娘已经是一个“熟练工”了。“这一堆药要去社区医院配”“那一堆药要去光明医院配”“这些药说要去市区医院配”。药配回来后,她又默默地将药按组别进行分类。

“跑腿小分队”兵分两路

“跑腿小分队”由牛肚村突击队员丁文新、倪佩、顾春华3位队员组成。作为牛肚村突击队员,他们前期参与了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物资运送等志愿工作。根据配药需求,他们又转变角色,变身为“跑腿小分队”,分成两路,一路负责处置“疑难杂症”,一路负责“常规配药”。

丁文新,老港镇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是一个工作灵活、风趣幽默的大哥。闭环管理期间,有些糖尿病患者需要不同品类的胰岛素。“排队不要排了,我问过了,这个药光明医院没有。”“我们要么去长安医院看看。”“配到了,在外面碰到长安医院的医生。”经过几番波折,终于配到了六支进口胰岛素。

倪佩,牛肚村党总支部副书记;顾春华,镇团委青少年社工,组成“常规配药”组。早上7时不到,倪佩、顾春华就拿着提前准备好的药物清单、袋子等,自行驾车前往光明医院,早早在医院门口等候。咨询、排队、挂号、配药、核对,“今天基本都配到了,只有4个配不到。”上午10时,拎着大包小包的倪佩和顾春华从光明医院回到村委会,接力棒又传回了黄芳手中。

一叠医保卡、一麻袋药、一辆私家车,安静的街头,偶尔开过的车辆里,志愿者们奔波在配药路上。

通讯员 倪佩 新民晚报记者 宋宁华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