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时,人们的购房热情非常高涨,因为此时他们能尽快享受房子升值带来的各种红利;房价下跌后,很多人宁愿不节省那一点购房成本也不想买房,因为万一入手后房价一跌再跌,他们既要承担家庭资产缩水的风险,还要按照原先贷款合同上约定的金额还款,不能要求开发商赔偿也不可能让政府上调房价,由此产生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会特别大。
在我国房住不炒政策得到落实、住房刚需又逐渐减少的今天,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数据来看,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100城的房价就进入了普跌状态,时至今日还没有回归到稳定水平。按理说此时开发商名下的房子不容易销售出去,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楼盘,还跟原来一样,一开盘就售空,这是为什么呢?究其根本是因为这3点,看完你就懂了:
第一,房托造势
房托在房地产行业是最普遍的存在,别看售楼处人山人海,真正要买房的可能连1/4都没有,剩下的全是开发商找来造势的房托,这就是很好的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当没有经验、有购房想法的人,看到如此热闹的景象,也忍不住进来看看,这时房托们就假意签订购房合同,有的售楼处甚至会上演很多人争相抢购一套房源的闹剧。再加上销售人员的一顿忽悠,很多不明所以的消费者就着急忙慌的签订了购房合同,殊不知留下的房源都是一些楼层、采光等条件不好的,简直是花钱买罪受。
第二,开发商的销售方式跟以往不同
以前开发商都是先开盘再售楼,如今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他们不敢一次性将所有楼盘开放,采取的是一种叫做“先认筹后选房”的手段。前期开发商能够统计到认筹总套数,然后根据数据进行阶段性开盘,一次性开放套数基本上只有认筹总数量的一半,从而造成一种房子供不应求的局面,一开盘自然就售空。
这对开发商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因为当顾客因为害怕自己抢占不了先机,挤破了头想购买该开发商旗下的房源时,房企既省去了一大笔宣传费用,又可以根据市场反应的不同,及时作出调整,位置从被动等待购房者逆转成了主动。
第三,数据造假
普通人判断某一楼盘的销售情况,大部分人都是直接去售楼处询问,这就给了销售人员数据造假的机会,当我们看上某处房源却被告知已经被预定时,一般都不会怀疑其真实性,因为有生意不做很奇怪。
殊不知这正中了他们的圈套,当我们回家后不久,非常有可能接到房源又空置出来的消息,此时一部分人想购房的欲望就增加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