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虫谷》结束后,是略微有些尴尬的。
谁能接“盗墓题材”的班儿?
再续辉煌?
指望《盗墓笔记》系列的《藏海花》吗?
恐怕不现实。
《盗墓笔记》除了极个别的,比如《终极笔记》以外,几乎是拍一部烂一部。
几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唯一的希望,只有《鬼吹灯》了。
今天的《鬼吹灯之黄皮幽冢》,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胡八一、王凯旋,以及杨参谋铁三角,再次来到当年两人插队的农村。
为的就是参加燕子的婚礼。
这个胡八一,演员虽然不怎么有名,咋一看之下,却非常像一位知名演员:
黄日华。
出不出戏咱先不说,且看看《黄皮子坟》在编剧的手中,又变成了一副什么模样。
三人来到村里,原本以为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局面。
谁知,荒凉凉不见人烟。
走进燕子的家中,却差点没有惊掉三人的下巴:
燕子死了。
一个戴着眼镜的男人,向铁三角说起了燕子去世的经过。
感受到村里气氛不对的三人,看到了一个略显诡异的画面:
村民们围着一个中了邪的男人,旁边还有一个跳大神的。
只见这个跳大神的口中念念有词,双手在空气中抓来抓去,像是在反复地搓揉一个面团。
《黄皮幽冢》整部影片掐头去尾还不到70分钟。
所以“前戏”不能太长。
铁三角带领村民们,来到了曾经闯入过的“鬼门关”中。
这一群人,目的各不相同。
有人为救人而来,有人为寻找弟弟而来。
而有人,却想复活一个死去多年的人。
真真是,牛鬼蛇神齐聚。
刚刚过了第一个机关“箭阵”,就有人丧命于此。
没关系,打酱油的宿命嘛!
接着又是一重重机关的考验。
又是孟婆汤、又是字阵。
当然也少不了经典的幻觉。
不断地有人倒下、伤亡,但不管怎么样的状况。
胡八一总像是在一场考试前提前拿到了标准答案的那个人,有条不紊中,带着些许心虚。
最后在一片幻觉过后,胡八一三人有惊无险地逃出生天。
为了烘托欢乐的气氛,导演和编剧还在外面安排了一对情侣:
男的偏瘦、女的偏胖。
当这个男的看到雪莉杨带着浓妆从冰层里爬出来的时候,不禁感叹道:
美人鱼。
不出意外的,他遭到了胖女孩的一阵“腥风血雨”。
看得出来,在影片最后,导演和编剧是想来一点小反转的。
无奈前戏太急,导致铺垫不够;
中后期故事又毫无亮点,有让这个反转看起来毫无趣味。
这部《黄皮幽冢》到底该怎么评价?
得这么说:
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也有。
但是做得都一塌糊涂。
甚至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一直觉得,演员们之所以看起来这么尴尬。
首先,就是来自于他们的不认真。
浮夸的肢体动作,或扭曲或面瘫的表情,都像是在集体上一场表演培训课。
还不是尖子班的那种。
饰演王凯旋的男演员,总感觉有点脸熟。
查了一下,尤宪超。
嘻哈包袱铺,高晓攀的相声搭档。
相声演员不能演影视剧的铁律(于谦老师除外),郭德纲已经表现得还不够明显吗?
说到盗墓类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一直都是有些略微尴尬的存在。
一是审核问题,这是盗墓题材打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二是原著的问题,比如《盗墓笔记》的小说本身就无法逻辑自洽;
三是大流量之下,总有人想赚一波快钱。
很多观众觉得《鬼吹灯》还行,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和《盗墓笔记》对比而来。
但是可能很多人忘记了,《鬼吹灯》也出过不少“稀烂”的网大电影。
一个大IP的形成,一般需要很多条件共同作用。
但要是想毁掉一个大IP,不吹不黑,只需要三步:
1、对于原著剧情进行魔改、瞎改。
《鬼吹灯》的原著,很多人早已经看过。
导演和编剧在具体到某一个故事时,想要求新求变,原本无可厚非。
比如之前的《黄皮子坟》影版,就改动的行当不错。
把黄皮子制造的幻觉,玩到了烧脑级的水准。
所以即使影片存在着不少瑕疵,最起码让观众看到了主创们的诚意。
2、启用一些不怎么会演戏的演员。
不是说流量演员就一定不会演戏。
也不是说年轻演员,就注定不可能演好。
但是很多演员一亮相,就可以看出他(她)是不太会演戏的。
而且不少影视公司、导演,为了更好更快地赚钱,要么启用流量演员吸引粉丝,要么选用和演技不沾边的演员节省成本。
无论哪种,都不是一个良好的、带有诚意的创作态度。
3、无节制地蹭IP。
作为盗墓类小说的“两巨头”,《鬼吹灯》和《盗墓笔记》这些年,有点被“玩坏了”的感觉。
院线电影、网大、网剧,一波接一波。
但大多数质量堪忧。
《云南虫谷》其实也为《鬼吹灯》系列网剧拉响了警钟。
在原本的故事,就已经被改编的面目全非的时候。
一些和《盗墓笔记》,以及《鬼吹灯》本身关联不大的作品,也要想尽办法来搭上这辆“顺风车”。
假如不对以上这些行为做出有效的改变,那么即使再大的IP,也终有失灵的那一天。
后来者不断涌现,谁又能永远高枕无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