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李绍远 通讯员 符长雨
近日,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湿地公园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脸琵鹭14只,以及一群迁徙过境的“新朋友”白翅浮鸥,标志着该湿地记录到的鸟类增至158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
白翅浮鸥。薛美丽 摄
水草翠绿,鱼虾跳跃,白鹭觅食……大自然和谐生动的画面在海尾湿地公园里屡见不鲜近年来在昌江党员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昌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海尾湿地公园作为昌江天然的“城市之肾”是省内罕见的保护较好的内陆淡水沼泽热带湿地吸引不少珍稀鸟类栖息驻足
白翅浮鸥。薛美丽 摄
白翅浮鸥。薛美丽 摄
令人兴奋的是,5月2日,海尾湿地公园水域中监测到上百只白翅浮鸥,场面非常壮观。白翅浮鸥黑头白尾,身形小巧,是国家三有保护鸟类之一。这是海尾湿地公园首次监测到白翅浮鸥。经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鸟类专家认定,目前,海尾湿地公园记录到的鸟类从2017年的84种增加到了15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一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9种。
“白翅浮鸥喜欢栖息在河口湖泊还有沼泽地带,因为它喜欢吃这里面的水生昆虫、小鱼、小虾,我们湿地公园的这片水域正好满足了它这方面的需求,白翅浮鸥这次在海尾湿地公园成群出现是非常罕见的。”海南昌江海尾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薛美丽说。
黑脸琵鹭。薛美丽 摄
4月30日,薛美丽在公园监测鸟类时,拍摄到14只黑脸琵鹭,其中一只双脚戴着环志,标有“M01”字样。根据全球黑脸琵鹭记录网站查询结果,“M01”号黑脸琵鹭于去年6月在韩国环志。
薛美丽说,鸟的脚环陆续被记录,通过这些数据,就能反馈出黑脸琵鹭的迁徙路线,对黑脸琵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黑脸琵鹭。薛美丽 摄
黑脸琵鹭。薛美丽 摄
据介绍,鸟类环志是世界上用来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般环戴在鸟的跗跖部、颈部、翅根、鼻孔等处。戴环后即进行鸟体测量,数据记在统一设计的专用环志卡上,然后放飞。通过回收环志鸟,可以了解候鸟迁徙的行踪、年龄以及种群数量等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