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重庆大渡口一名12岁女孩和家人外出踏青。女孩一边走路一边玩手机。没想到,走着走着来到枯井边,不看路的女孩一下坠入枯井。女孩的家人赶紧第一时间报警,接到报警后,当地消防员迅速到场救援。
据悉,枯井大约有5米深,消防人员下到井底进行了救援。
消防救援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在井口搭设救援三脚架并安装滑轮。一名消防人员下井,给女孩穿上消防全身吊带,将女孩吊起,大约20分钟后,女孩被成功救出。
被救出后,女孩父亲发出灵魂拷问:“还边走路边玩手机吗?”女儿带着哭腔回答:“不,我再也不看了。”经现场医生初步检查,女孩除腰部受伤,其它部位并无大碍。
现在,当我们走在街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经常看见抱着手机玩耍的低头族,不乏小孩。许多父母为了打发时间,或者做手头的事情不让孩子打扰自己,就把孩子丢给手机、ipad这样的电子保姆。殊不知给孩子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甚至危及到人生安全。
02
泰国有一则公益广告,以悬疑的故事讲述了一个跟手机有关的故事。
一位母亲自述说:自己的儿子6岁了,不知道得了什么怪病,一直治疗不好。
学校老师回忆说:这个男孩以前活泼开朗、成绩优秀。可现在总是无精打采,上课经常打瞌睡。
最糟糕的是,孩子视力也变差了……妈妈猛然想起,家里最近请了保姆,这一切都是有保姆以后就发生了……
妈妈意识到,难不成孩子在家遭到了虐童事件!越想越可怕,于是她在家装了一个摄像头,发誓一定要找到事实真相。
而事实真相是什么?原来,每天晚上深夜,看起来乖乖入睡的孩子居然偷偷爬起来,打开家里抽屉,把妈妈放好的平板电脑拿出来玩,一玩就是很久……
至此,广告的主题总算揭开——让电子保姆照顾孩子,极有可能造就视频中男孩一样的负面影响。
可见,毁掉一个孩子很简单,给他一个手机、ipad就可以了。
03
大数据曾经对玩手机的孩子,视力损伤程度有过调研。
数据揭示,如果孩子玩iPhone超过20分钟,那么——
孩子平均视力会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
如果孩子玩iPad超过20分钟,那么——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
其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4.67次。
孩子玩手机危害竟然这么大!真是不得不重视。
很多家长说,我们知道孩子对手机上瘾不好,但就是戒不掉啊!我们自己也很焦虑。其实,如果知道人的大脑为什么会上瘾,那么“戒掉”手机瘾其实就不难了。
《习惯的力量》曾经分析过人脑为什么对手机上瘾。书中提及一个实验:在猴子的大脑中植入电极,观察其脑内神经元活动的变化。
实验是这样做的,把这只猴子放到一个屏幕前,屏幕边有拉杆和导管。当屏幕出现图案后,拉杆拉开,导管中有莓汁流出来,喂给猴子。刚开始,猴子对屏幕的图案变化没兴趣,后来多次重复后,猴子发现每次触发拉杆都会有草莓汁喝。猴子明白了屏幕里的图案变化代表拉动拉杆的暗示,只要做了这个动作,就能得到奖赏。
于是,猴子对屏幕死死盯着,一旦图案出现,它就拉动拉杆,最后如愿品尝甘甜的莓汁。
于是,一个上瘾模式就建立起来,通过触发开关——养成习惯——进行奖励,人的大脑就建立起来一种回路。回路一旦形成,只需不断给出暗示,行为自然就会发生。手机里的许多游戏产品也是遵照这个原理,让使用者养成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戒掉就十分困难了。
但归结到底,上瘾就是一种行为的不断重复。我们人的大脑很会偷懒,当他发现,玩手机不用特别费劲,还能获得奖励、收获不断升级的快乐,大脑就会适应这种方式。
那么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打破这种回路。
孩子玩手机,大多数时候就是一种既定模式。《习惯的力量》一书指出,习惯一旦养成,不被消除,却能被替代。
如何替代习惯呢?找个替代方案很重要。试试用一些新鲜有趣的事情取代孩子玩手机的习惯。替代方案要提前计划好,在孩子吵着嚷着要玩手机的时候,及时采取替代行动。
比方说,我们带孩子外出,大人想要聊聊天,孩子却缠着我们。那么在孩子吵闹着要玩手机的时候,我们忽然从包里拿出一个3d绘本,也可以是一个孩子一直想要却没有给他买的小玩具。用别的事情填补旧习惯留下的空白,打破之前孩子一叫嚷就能得到手机的坏习惯。
为孩子不玩手机奖励他。前文说过,习惯是从受到奖励的行为演化而来的,因此,培养好习惯的办法,就是当孩子做正确的事(少玩或者不玩)的时候,奖励他的好行为。
心理学家说,最有效的奖励是一出现好行为就马上兑现的奖励,而且奖品必须是孩子真正想要、真正喜欢的东西。
看来,只要父母也掌握“习惯回路”,学习给孩子的正确行为带来暗示与奖赏,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惯常方式,那么,戒掉“手机瘾”也许就不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