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河北博野籍少将吴树声的故事。
吴树声少将
河北的诸多将领中,吴树声和吴罡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们都是抗战时期长期在地方行政部门任职,解放战争时期被选派到部队的干部。吴树声是河北博野人,他1938年入伍后,担任过区长、宣传科长、定县县长和专员等职务。
1947年时,晋察冀军区组织部队发动了著名的清风店战役。此战是典型的诱敌出城再组织优势兵力歼灭的战役。在这过程中,各地的主力部队快速向着清风店集合。因为路途远,有的部队一昼夜奔袭了150多里路。
杨成武上将
在这过程中,后勤保障显得尤其重要。当时的地方干部,每隔一段距离就放置一个大缸,里面有掺了糖和红枣的热粥,补充战士们的热量。沿途百姓把烙好的大饼和烧鸡撕成条,递给战士们吃。
就这样一路跑一路吃,大家终于在清风店歼灭了敌人第三军主力。除了粮食和被服的补充外,当时担任冀中行署民政厅长的吴树声还事无巨细地安排了大量的担架和支援前线的民兵。人民的强有力支持是此次战役获胜的关键。战后,吴树声得到了聂荣臻的赞赏。第二年,在组建华北军区第三兵团时,吴树声担任了后勤部部长。
严俊少将
当时让吴树声担任后勤部部长,可谓是破格提拔。之前他长期在地方行政部门任职,军事经验不多。之所以聂荣臻点将任命,恐怕也有自己的考虑。
第一是吴树声入党已经11年,经历了抗战的严酷考验,绝对是信得过的同志。第二是吴树声是知识分子出身,他上过中学,属于稀缺性人才。第三是,吴树声曾在地方部门有过长期工作经验,组织领导能力不错。而且他的工作能力在此次战役里得到了检验。第四是,部队还需要长期转战,年轻的吴树声工作积极性高,符合干部年轻化的需要。
董永清少将
于是,在革命年代很少参与直接军事作战的吴树声成了华北军区第三兵团(第20兵团)的后勤部部长。兵团司令员是杨成武,在这样的队伍任职,可见组织对吴树声工作能力的信任。
依照当时职级来说,兵团后勤部部长一般定为正军级到准军级,如果资格老一些的可以高评。而吴树声参军时间较晚,资历较浅,在1955年授衔时他获得了大校军衔。但是1961年首批军衔晋升时,年轻的吴树声就成了少将。
而老红军出身的、曾任18、19兵团后勤部部长的严俊和董永清都在1955年获得了少将军衔。
可惜的是,吴树声在1967年8月在北京英年早逝,去世时只有55岁。他曾在1955年时担任北京军区后勤部交通运输处的处长。可惜他过早去世,否则他本可以为革命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