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亿!芯片巨头被美企收购,华为是其主要客户之一

作者 |市界 胡萌

编辑 |朗明

全球芯片史上规模最大的交易落槌。

9月14日消息,英伟达宣布将以400亿美元(约合2733.2亿元人民币)收购软银旗下的半导体设计公司ARM。

消息发出后迅速被刷屏,并出现在知乎、微博等多个热搜榜单中。为何英伟达收购ARM如此引人关注?

这也许要从英伟达和ARM两家公司的业务说起。英伟达是美国一家以设计显示芯片和芯片组为主的半导体公司,其芯片主要被广泛应用在图像和人工智能领域,主营业务包括游戏、数据中心、自动驾驶等多个方面。

而英国ARM公司以手机芯片架构设计者闻名,其芯片架构被广泛应用于苹果和安卓手机的高通芯片中。其业务模式以IP(知识产权)授权为主,收取一次性技术授权费用和版税提成。

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奠定了ARM公司在移动设备市场的霸主地位。苹果手机从最初起就采用了ARM的设计,谷歌推出的安卓系统也是基于ARM的指令集,各种各样的移动应用也都与ARM的指令集绑定。

1)收购困难重重,英伟达为何热衷收购ARM?

ARM虽然是芯片界的黑马,但还未成为一个成熟的“现金奶牛”。数据显示,去年它的净利润仅有2.8亿美元。因此按照现有的盈利情况,英伟达以400亿美元收购ARM,可能至少需要140年才能回本。

另外,关于此次是否能够成功收购的质疑声依旧不断。因为ARM和英伟达是整个CPU架构的主导者,与全球多个国家的千百万个企业有所合作,涉及面广,甚至会造成行业垄断,该交易需要得到英国、欧盟、中国和美国监管部门的同意。

此前就有高通试图收购恩智浦被中国商务部否决的案例。ARM的联合创始人赫尔曼·豪瑟也曾公开称,ARM被英伟达收购将会是一场灾难,会损害ARM的中立性和满足多家不同公司和供应商需求的能力。

从中国的芯片市场来说,据了解,ARM架构在中国授权的客户超过150家,95%的国产SoC都是基于ARM架构技术开发,华为也是ARM主要客户之一,且已获得了最新版本ARM v8的永久授权。

如果ARM被英伟达收购,ARM将成为一家美资企业。而此前,美国已经把华为等不少企业列入实体清单中,英伟达也在其中,那么一旦收购成功后,ARM的架构是否还会授权给华为等中国企业仍存疑。

但对于英伟达来说,一旦成功收购 ARM,英伟达将同时拥有 CPU、GPU 和高速互联能力,形成完整的产品矩阵。而且英伟达近年来在集中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业务,数据中心需要以CPU作为计算基础,所以,收购成功后,其在数据中心业务中将拥有更宽的护城河。

2)孙正义落袋为安,4年587亿人民币

2016年7月,软银曾以约314亿美元的现金收购英国公司ARM,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案之一。

软银是国际知名投资人孙正义1981年开始创立的公司,于1994年在日本上市,目前主要致力于IT产业的投资,包括网络和电信。而此前收购ARM可是说是孙正义本人多年的宿愿,他曾公开表示,看好ARM十多年,早就想将其纳入麾下。

然而不过短短4年,ARM将再次易主。此次变更背后更多源于软银严峻的债务和财务危机。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软银集团的业务亏损严重,股价几乎被腰斩。

因此,现金流紧张的孙正义开启了“大甩卖”的模式。作为低盈利,高价值的ARM就成为出售资产之一。

据悉,孙正义最开始对ARM的预期交易价是520亿美元,最终在分离IoT部门以及多轮谈判后,以400亿美元作价出售。

具体来看,英伟达将以价值215亿美元的股票以及120亿美元现金收购ARM,在签署协议时就向软银支付其中20亿美元现金。如果接下来ARM的运营表现达到协议约定的目标,那么软银还将获得50亿美元额外的现金或者英伟达的股票收入。

换句话说,短短4年,孙正义在ARM方面的投资至少落袋86亿美元,约合587亿人民币。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