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国路透社报道出来一则消息,称俄罗斯在5月份已经成为印度第二大石油供应国,把沙特阿拉伯挤到了第三位,但还是落后于伊拉克。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能成为印度第二大石油供应国,其实是欧美等国自身造成的。自从东欧冲突发生后,美国在场外对俄罗斯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制裁大战”,其中就包括禁运俄罗斯石油。
然而,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欧盟在制裁俄石油的事情上显得有点不情不愿,但最终还是没能扛过美国的压力,同意禁运超过三分之二的俄石油,只保留管道运输等进口方式。
欧洲的石油市场丢了,那么石油自然不能砸在手里,所以俄罗斯官方也是放话要调整石油出口战略,重点开拓新的市场。在这样的能源博弈背景下,亚洲便慢慢超越了欧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购买市场,并且购买量还在进一步扩大。
根据新闻显示,亚洲市场的最大两个买家,就是印度和中国。一直以来,印度和俄罗斯是亲密的盟友关系,在很多领域都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但有意思的是,两国之间在经济贸易领域合作却没那么密切。
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能源消费国,每年要从国外进口85%以上的石油储备,而俄罗斯石油的占比却仅有1%。其中有什么原因,外界并不清楚,但这样的局面,在东欧冲突爆发后,却被打破了!
为了打破西方各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选择打折出售乌拉尔原油,而这样的折扣力度,也吸引了印度的目光,导致印度改变了自身的石油进口结构,开始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
据相关数据显示,仅仅5月份,印度各大炼油厂每天要接收约81.9万桶俄石油,并且印度官方还打算将俄罗斯石油的进口量增加一倍。如此大量的增加进口俄罗斯石油,印度国内的石油需求真的有这么高吗?
真实的情况是,印度国内各大国有炼油厂增加产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本土需求,而印度的私营炼油厂则专注于从出口中获利。简单点讲,就是做“二道贩子”,转手把俄石油以高于折扣价转卖给其他地区,尤其是欧洲地区。
所以说,在欧美与俄罗斯的能源博弈中,身为第三方的印度可以说是把“三哥”做生意的精明头脑发挥到淋漓尽致,从而大赚特赚了一把。也正因如此,哪怕美国多次点名印度、警告印度,都没能让印度减少进口俄石油,反而加大进口量。
毕竟各国之间,都是以本国利益为先,放着大钱不赚,莫迪政府能这么傻?别说你美国只是盟友关系,你就是亲爹都不行!但话又说回来,除了印度以外,中国也是这场能源博弈的受益者。
毕竟中国才是亚洲最大的能源进口国,而且也是俄罗斯的亲密伙伴,所以折扣石油的福利,中国也是有资格享受的。除此之外,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战略改变,将会加大对亚洲地区的投入,这样的情况,对于中国的能源稳定,无疑是一件好事!(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