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伊高铁打造我国首条穿越冻土区的高速铁路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周晓舟 马赫

6月14日,在黑龙江省重点项目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解放3号大桥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根桩基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我国最北端高铁哈伊高铁铁伊段先行工程桥梁桩基项目顺利完工,工程将全面转入承台及墩台身施工阶段,为全线架梁施工奠定基础。

哈伊高铁打造我国首条穿越冻土区的高速铁路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打造我国首条穿越多年冻土区的高铁

哈伊高铁铁伊段是我国首条穿越多年冻土区的高速铁路,工程沿线分布着富冰冻土、多冰冻土、饱冰冻土、含土冰层等14块岛状多年冻土带,施工难度大。

“先行工程包含5.8公里的岛状冻土带,最深处厚达3米,施工中需破解松软土路基、冻土路基等多项技术难题。”6月14日,在施工现场,中铁二十二局哈伊高铁铁伊段先行标段项目副经理陈文全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

建设单位克服地质条件复杂、高纬度冬季低温环境等难题,创新总结出“冻土段钻孔桩施工双层护筒结构”施工经验,完成了国内首例高铁桥梁多年冻土桩基施工,为我国冻土地段钻孔桩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该创新施工结构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哈伊高铁打造我国首条穿越冻土区的高速铁路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穿越林海实施高标准环保施工做好生态保护

哈伊高铁铁伊段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沿线自然资源丰富,植被茂盛,河流清澈,线路中80余公里要穿越林区,对环保施工要求极高。

“高铁线路大体上采取与鹤哈高速、哈伊公路并行的方式,避免工程建设影响自然环境。”中铁四局哈伊高铁铁伊段2标项目副经理刘长军介绍说,建设单位通过对施工现场扬尘、噪声、废物废水的及时控制和消纳,实现绿色施工、环保筑路,尽最大可能实现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和谐发展。

记者在现场看到,施工现场两侧植被清新茂盛,没有受到施工影响。

哈伊高铁打造我国首条穿越冻土区的高速铁路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三座站房“一站一景”突出当地林区特色

在铁力火车站,记者看到,老站房前面正在建设过渡站房。据悉,铁力站改造将成为哈伊高铁沿线唯一一处高铁和普速共线车站。

“铁力站改造工程是哈伊高铁铁伊段首个正式开工建设的站房。预计于6月30日交付。全线新建日月峡站、伊春西站同步成立先遣分队进驻施工现场,预计将于六月底七月初相继启动开工。”中铁建设哈伊高铁铁伊段房建工程项目负责人张国平介绍。

“经过反复推演,我们决定把铁伊段全线三座站房的站台雨棚由现浇式全部变更为清水混凝土装配式雨棚,采用预制混凝土使雨棚整体一次拼装,外观更加精美的同时,避免由于高寒天气、多单位交叉施工造成的工期延误,将极大节省施工周期。全线全站台采用清水混凝土装配式雨棚在国内目前尚属首次。”据项目技术负责人王文剑介绍。不仅如此,他们还将BIM技术和该单位自主研发的156智慧建造信息平台全面接入三座站房全生命周期建设,形成现场全链条闭环管理,将科技建造、智慧建造贯穿建设全过程。

哈伊高铁打造我国首条穿越冻土区的高速铁路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在三座站房设计上,建设单位充分吸纳当地文化特色,突出“一站一景”特点,分别在铁力站、日月峡站、伊春西站以“山水交融,林海门户”“日月同辉,森林木屋”“林海雪原,松韵龙腾”为设计理念,精心打造新时代“城市会客厅”,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迈入“高速时代”。

最北高铁以哈尔滨为中心打造二三小时交通圈

据介绍,自3月份哈伊高铁铁伊段全线复工以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铁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龙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密切配合开展工程建设,全线3000余名参建人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中铁二十二局、中铁四局、中铁建设集团等参建单位克服疫情期间施工物资设备进场、人员出行不便、交叉施工多等困难,合理配置施工资源,紧锣密鼓地推进项目建设,各项施工作业正全面全速展开。

哈伊高铁打造我国首条穿越冻土区的高速铁路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哈伊高铁铁伊段是我国目前在建的最北端高速铁路,线路起自铁力市,终至伊春市,全长111.4公里,线路设计时速250公里。哈伊高铁全线建成后,将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二至三小时交通圈,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加速发展,人民群众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预计今年7月,铁力站临时过渡站房将正式启用,日月峡站、伊春西站将陆续开工建设,全线将进入架梁施工阶段。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