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食赛道又添新闻,
“寻味狮”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1.寻味狮:我们做的是预制菜
说到预制菜,我们可能会第一时间联想到速冻食品、现成料理包或者防腐剂这类稀松平常甚至有些负面色彩的东西。但实际上,预制菜与速冻食品并不完全同一,且在速食赛道上已经跑起来了。
近日,预制菜品牌寻味狮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源码资本和天图资本联合领投。本轮融资金额将用于品类扩充和渠道推广,预期未来一年实现 1 亿元营业收入。
与我们刻板印象里的速食不同,预制菜是一种通过急速冷冻将食品保鲜的技术。
以寻味狮为例,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寻味狮采用“微米急冻锁鲜黑科技”,能够控制冷冻过程中所产生的冰晶细小而均匀,不破坏食材的物理结构,解冻之后口感和营养都不流失。由于这种技术不需要高温高压处理,也不需要添加防腐剂,在口感和健康上都颇受消费者喜爱。
消费者只需经过简单复热即可食用,操作上很便利,内容物的丰富程度也与速食市场的产品有区别。据某宝与公开信息平台的评价来看,据说口感的还原程度也比较高。
截图自微博网友(或有夸张成分)
截图自微博网友(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2.高贵的“一人食”
“真材鲜料,宛如现做”是寻味狮的官方slogan之一,寻味狮宣称致力于通过预制菜技术,在菜品中加入种类多样的新鲜食材,把宣传图片中的效果还原到餐桌上,让图片不再“仅供参考”。
图源自寻味狮官博
不仅想达到“速食”的效果,还想满足消费者味蕾上的需求,这并不简单。并且,寻味狮官方宣传的例如“微米急冻锁鲜黑科技”这样的“噱头”,听起来就不便宜。果然,从寻味狮旗舰店的价格来看,“新鲜速食面”的门槛并不低。
销量较高的“半只鸡”口味,即使券后价也在70元左右,平均一盒单价35元。而另一款鲜虾冬阴功海鲜面更是肉眼可见的豪华,其单价也在105元/3盒。
图源自寻味狮官方旗舰店
我们注意到,同为速食品牌的“开小灶”,在价位上远远不及寻味狮。开小灶官方旗舰店销量第一的自热方便米饭,其均价在每盒21-25元不等。
这样的价格自然而然排除了一大部分购买力不足的消费者,而寻味狮创始人也曾表示,寻味狮预期的目标消费者是25-35岁的白领, 居于一、二线城市,男女比例为女性略高于男性,常用场景为一人食、日常午晚餐、聚会等。
即使价格不够亲民,但预制菜的前景依旧被看好。当前预制菜的需求呈爆发性增长趋势,产品面向C端的市场具备了技术和产量的基础能力。作为一种方便食品,预制菜提供的核心价值是提高消费者在家完成一餐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幸福感和满足感。
预制菜兴起的背后,是B端厨房工业化降成本和提效率的要求,以及C端生活方式的变革——变得更忙、更懒的现实需求。以日本60%的渗透率来看,中国预制菜行业目前处于巨大的蓝海市场,在5年后规模可能迅速成长为上万亿,长期超3万亿。
寻味狮的创始人王彪认为:“目前进入预制菜的时机正合适。目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心理价位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早年间的情况相比有很大改观。”对标美国和日本,国内的预制菜市场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3.速食赛道,谁在狂飙突进?
在电商市场,速食产品是近两年大受欢迎的产品,一个是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在发生变化,当然更多的是速食产品生产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产品适合运输和保存。
这个市场的消费者包容性很强,因为速食品的味道本就单一,容易“过气”,消费者常常不定期就想换一个新鲜口味,因此品牌并不是占有绝对优势。随着速食赛道竞争愈发激烈,消费者对产品的口感、营养、健康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品的本身的味道,配方,品质更加被看重。
市面上的速食大概分为几个种类。一是即食食品,指的是开封后即可直接食用的预制调理制品,如即食泡脚凤爪、鸡腿、火腿肠和罐头等。二是即热食品,指仅需要经过加热即可食用的食品。寻味狮也属于即热食品的行列。三是即烹食品,就是冷藏或常温保存的半成品材料经过相对深加工,加上调味品进行调理的食品,如香酥肉、椒盐排骨等。
目前在速食赛道上较为火爆的是即热食品,但其中也有较大差别。
一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特征明显。不同地区之间形成了具有不同地域特征的速食品牌,例如广西螺蛳粉,较为出名的有好欢螺、李子柒等;重庆酸辣粉,如食人族;还有湖南常德米粉,较出名的品牌有霸蛮等。
二是由于集中度低,多数品牌依然停留于作坊式生产加工模式,规模化企业较少,品牌之间的差异化较大。目前,部分企业已开始采购自动化设备实现规模化生产,具备一定区域知名度,渠道竞争逐步转化为品牌竞争。
纵观整个速食赛道,是哪些品牌在狂飙突进?主要分为四类,一是被誉为“新锐品牌”的自嗨锅、莫小仙等新势力;二是传统餐饮品牌如海底捞;三是传统方便面企业如康师傅、统一;四是网红休闲零食巨头,如百草味、三只松鼠推出的方便速食产品。
据业内消息,自热食品头部品牌自嗨锅宣布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为泰康投资,融资金额逾亿元,这也是自嗨锅成立三年来获得的第5笔融资。与此同时,白家食品、食族人、莫小仙3家自热食品公司也顺利完成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经纬中国、金鼎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上述融资总额逼近8亿元。
4.小结
尽管预制菜正在成为消费者餐桌上“常客”,但伴随预制菜“出圈”而来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关于“你点的外卖,可能去年就做好了”的帖子更引发了网友的疑虑。
可以说,预制菜赛道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追求新鲜,是国人长久以来的饮食习惯,即便是五谷杂粮,也讲究“新米、新面”。冻货、存货、工业出品的预制菜,在新鲜度、口感层次上很难与现炒现做的菜肴相媲美。一些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的菜肴,也只有现做现吃才会有独特的风味。
另一方面,中餐的口味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拿简单的番茄炒蛋来说,就有“南甜北咸”的差别。质量稳定却相对单一预制菜,如何满足消费者更为丰富和差异化的饮食要求,是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要迈过的一道门槛。
财经下午茶综合36氪、投资界、虎嗅、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