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研究生在杭州当中学老师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是不是资源浪费?
都市快报讯 昨天,快报刊登了《杭州高中学校拟聘用人员名单公布 堪称神仙打架》的报道,引发强烈关注。这份在教育局官网挂出的拟录取名单里,有162名硕士,4名博士;有毕业于斯坦福、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名校的毕业生。
世界名校毕业生当中学老师 是资源浪费吗?
世界名校硕士研究生、国内知名高校博士生走进中学当老师,是资源浪费吗?网上讨论异常激烈,很多网友在快报官微、橙柿互动App、爱写作的狮子等留言区发表看法。
赞成者:
对老师的高要求,就是对教育的期望
网友“双A麻麻”:自己名校毕业,把高中生带去名校,应该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网友“邵邵”:喜欢一个职业,就是工作的动力。改变用固定模式来评价一个人,应该允许百花齐放。教师职业应该欢迎更多名校的学生来选择,这样我们未来的孩子思维更活跃,见识更广泛,成长更好。
网友“君山一剑”:对老师的高要求,就是对教育的期望。
网友“护法战士”: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名师出高徒,只要能让学生有所提升,我觉得值!
网友“Root”:老师们的履历都很耀眼,有这样的老师们授课,是孩子们的福利,也是教育发展的进步。
网友“134××××6675”:老师的岗位,队伍越来越优秀,说明国家重视教育,教育发展了,科技才能发展,点赞!
质疑方:
就业内卷导致资源浪费
网友“祝仙”:读了斯坦福,不去搞学术,搞前端研究,选择做一个高中老师。我尊重个人选择,但也觉得这是资源浪费。
网友“鸩泡心”:自己学习好水平高和能否把知识传递给孩子是两码事。
网友“犁铧”:没有几个是正经师范大学毕业的,要想成为优秀老师还有很多路要走,学历高和教学水平不存在必然联系。
网友“长江一帆远”:耀眼的学历只能证明自己学得好,至于老师,更重要的是“教”,好学生到好老师之间,还是有很多内容需要充实的。
网友“油灯墩”:名校学生去中小学,只能让人觉得内卷太严重,编制内竞争激烈,外面的世界更不容易。
网友“远方”:中小学教学还是让受过系统教育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来比较靠谱一些,也不用硕士博士这么高的学历,又不是搞什么科学研究,现在这个导向有点不对了吧!
更多声音:
个人的职业选择而已
网友“顾婷”:做中学老师,最关键的不是哈佛、哥大、斯坦福毕业,关键是你要热爱学生、有责任心,喜欢当老师,那你在哪里都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你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了,教书心不在焉,那你哪里毕业的都没用。
网友“谌自在”:留得住,教得好才是王道,学历只是自己的!
网友“缘来是你”:竞争如此激烈,说明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被看好。
网友“日升月恒”:这情况也说明大学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有脱节;目前的大中小学教育和考试形式都缺少创新技术策略和冒险,女生比男生更适应这种静态的学习和考试;应该提高师范大学的教学教育水平,输送更多更高素质更匹配的教育人才。
网友“熬扫熬扫”:高素质高学历人才进入高中教育,对教育本身而言是很好的事情。但学历不能作为学校筛选老师的唯一条件,顶尖学历也不是准则和标准,所以所谓的内卷是自我攀比的焦虑。我倒更希望他们能多选择偏远地区的学校,而不是扎堆经济发达的地区。
他们,为什么当老师?
这批名校毕业生,为什么选择当老师?昨天,快报记者专访了多位高学历“准教师”,听听他们选择的理由。
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研究生即将入职杭十四中
“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温州姑娘赵馨漪,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学的专业是课程与教学论,即将入职杭州第十四中学成为一名英语教师。
“我读书的时候,就考虑过当老师,我的外婆、舅公、姨妈等都是人民教师。”赵馨漪的声音清亮,把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
“我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去过塞尔维亚2个月,做英语教育志愿者;参与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调研国内中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等……”赵馨漪说。
后来,她申请到常青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选了教育学院,系统学习教育学知识。还拿到部分奖学金。
“我想看看美国的英语教学是怎么做的,想用学到的知识,来启发我如何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设计,让学生获得很好的发展。”
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后去大学附属学校实习。“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学生身上,给他们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这种感觉很棒!”赵馨漪说,虽然美国和国内不一样,但是想方设法找到学生的兴趣点,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同学们发展潜能,提升素质,这个过程是一样的。
为什么回国从教,赵馨漪说:“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我选择十四中,是因为认同学校的理念,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尽心竭力,激发潜能,让学生成为最优秀的自己。这和我的理念也非常契合。我想在英语课上,不仅是学习这门语言,更是借助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有批判性地去思考问题。”
“借汝之光,得见光明(In thy light shall we see the light)。这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校训,从我这里,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光。我已经准备好了,接受挑战。”赵馨漪说。
斯坦福大学硕士研究生已在杭二中跟岗实习
“我只是选择了喜欢的工作而已”
很多读者对于斯坦福大学中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陆羽琴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
小陆老师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到斯坦福求学归来后,选择回国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目前拟聘于杭州第二中学。
新学期,她已经在两个高一班级里跟岗实习了。第一堂课自我介绍的时候,同学们听说新来的小陆老师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全都发出了“哇——”的一声惊叹。
对于自己上了热搜这件事,陆羽琴感到了一些困扰,也婉拒了记者的继续采访。她说,自己是一个比较喜欢安静的人,而且刚到学校实习不久,事务比较繁忙,要学习的东西也有很多,只是希望好好在自己的班里教学生。
“我不太希望成为受关注的对象,也不觉得自己应该受到这么多关注。我就是非常普通地选择了我喜欢的工作而已。”陆羽琴说。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芯片的博士入职学军中学
“我的知识教给十个百个孩子,就学得其所了!”
杭州学军中学在本次招聘中,拟录取一位27岁的博士生贾柯,她原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进行芯片领域的课题研究。
听到“贾老师”的称呼,贾柯愣了两秒钟后,笑起来:“我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个角色。”她是河北人,最近正在为博士论文冲刺。研究高精尖的芯片和当一名高中老师,这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领域,贾柯为什么有这样的选择。
“嘿嘿,当老师这事吧,我小学时就想过了。”贾柯说家里有很多老师,爷爷、奶奶、妈妈、舅舅、姑姑,还有同辈的表哥、表姐等都是老师,从小学到大学都有。“本来这个小梦想随着我读高中上大学,都有点忘了。但去年疫情期间,我在家里,看着我妈每天上网课,和孩子们互动,这个小梦想又被唤醒了。”
梦想的火花一闪,很快便燎原。贾柯报名参加了学军中学的笔试、面试。“面试比我想象中难很多,同批竞争的,有留学回来的硕士,有国内顶尖名校的毕业生。”贾柯最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胜出。
看到网友说“博士毕业当高中老师,是不是浪费资源”,贾柯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博士毕业,不当个教授、不去建功立业就不对?我并不能完全认同。不能因为我读了博士,反倒限制了我的择业范围。读博不仅扩展了我的学识,更放飞了我的思想,我把博士学到的东西,比如学习的方法、计算机领域的前沿信息等,教给高中的孩子们,能教出10个、100个孩子将来从事计算机和芯片等方向,在被卡脖子的领域开疆拓土,我就觉得自己学得其所了。”贾柯说自己很喜欢教书的过程,研究生时还去北京一所中学上过校本课程,喜欢和孩子们接触,十分珍惜站在讲台上的时光。
“我要当信息技术老师,也有自己的优势。我对计算机本身的思考更多,对这门课程有很多自己的见解,信息技术这门课需要与时俱进,而我能够尝试从自己的角度带给同学们崭新的思考。”贾柯说。
“自打我参加了学军的招聘考试,我男朋友每天起床就打开手机刷官网,看有没有录用结果。17日一看到,他迅速转发给我,我俩都很开心。”
贾柯的男朋友正在北京大学读博士,贾柯笑着做了解释。
“我男朋友是学军中学毕业的。我俩大学时第一次见面,别人的自我介绍都说专业,他说‘我是学军中学毕业的’。后来我们恋爱了,从他口中听说了很多学军的事情,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他都能回忆出在学军的相关经历,学军的烧饼、高三的巧克力、红五月,这是所特别的学校,也是我向往的学校。”
作者:记者 张娜 林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