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师利国
昨天晚上,朋友在一起小聚,大家边吃边聊,有的聊工作,有的聊家庭,有的聊俄乌战争,饭桌上的气氛十分融洽。突然,一位朋友大哭起来,大家感到莫名其妙,这是唱的哪一出戏?是酒喝多了吗?这才刚刚开始,应该不会。坐在他身边的一位正在劝说,并解释道:“今天吃饭的地方,是他经常带父母一起来的地方,如今父母都不在了,见景生情,所以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后,他说:“我今天失态了,也想控制可不由自主地眼泪汪汪。别人都说我一夜长大,我也有同感。父母在时,我基本不操心,可父母不在了,就失去了靠山,不操心能行吗?此时此刻我才领悟到父母的不易,为子女操碎了心。我为什么不早点认识到呢?我如果多替父母想想,能多为他们分忧解难,他们也轻松一点,我的心也不至于这么难受。每每想到此事,我真有些愧疚感。”
其实,我知道,他对父母十分孝顺,应该属于大孝子,只是两年内失去两位老人,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也许他的话触及到大家的心灵深处,也理解此时的心情,所有经历过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体会。父母就是子女的天,父母一旦不在人世,似乎天都要塌下来。我认为不是一夜长大,而是失去依靠不操心不行,现实逼着你长大。
我也经常回忆父母的点点滴滴,有时听到一首感人的歌曲,或者是某一件事,触动了神经系统,也会情不自禁地放声痛哭。
去年,有位战友给我寄了质量上乘的海蟹,我没有吃。孙女说:爷爷你怎么不吃?我说皮肤过敏不能吃。孙女说,爷爷舍不得吃,才说海鲜过敏。这就是老师给我们讲的,妈妈喜欢吃鱼头鱼尾道理一样。真实情况是过敏,但孙女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可我小时候就没有这个理解能力。
五六十年代农村条件十分艰苦,家里有点好吃的,多数是招待客人。但我母亲会过日子,自己不吃好的可以,不能亏了我们哥俩。时不时地用小铜罐炖几块肉改善伙食,母亲从来不吃肉,我们有时夹到她碗里,喂到她嘴里也不吃,说什么不杀生更不能吃肉。因为我还小,也真信了母亲说的话。后来哥哥参加工作了,我也参军到部队,家里条件也渐渐好了些。有一年探亲回去,看到厨房6个猪蹄,我问爱人怎么买这么多,她说请食品所的人帮忙买的,母亲特别喜欢吃。我说不对呀,母亲从来不吃肉的。爱人说那个年代是没有吃的,也舍不得吃,怕你们吃不好。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母亲为了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同时也觉得小时候太傻了。
七几年的青年人都喜欢当兵,尤其是农村孩子,想走出大山,似乎当兵才是唯一选择。但从母亲的言谈举止上,发自内心不希望我去当兵,我哥哥就是例子,可是母亲又不希望哥哥在农村种地,直到哥哥参加工作后,母亲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也许是因为孩子少的原因,不想子女离她太远,最关键是担心打仗危险性大。我奶奶就是这样,自我四叔参军后,可是没少哭,就连打仗电影也不敢看,母亲不想给奶奶一样。可在农村怎么办?我为了找出路,瞒着母亲去报名。入伍通知是我自己悄悄地拿回来,当时政府很重视,都是敲锣打鼓吹喇叭送入伍通知书到家,我担心母亲知道,减了这些程序。但母亲似乎知道了什么,晚上睡觉前,总要到我房间说些安慰话。直到要离开家的前两天,哥哥才告诉母亲说我当兵的事,没想到母亲说早知道了,只是没说出来而已,并且说不能因为我影响你弟弟参军情绪。离开家的前一天晚上我和母亲说了很多很多,母亲只是一个劲地流眼泪,我只是想告诉母亲,儿子大了,让她放心。说实话母亲怎么能放下心呢?只是我在几千里之外不知道罢了。后来我把母亲接到部队住了一段时间,才真正放下那颗不安的心。
我参军近四年才第一次探亲,回到家后亲人们问我谈女朋友了吗?我说已经找好了。其实我根本没有谈,我这么说主要是怕别人到家说媒,老家就是这个习惯。我随便一说就没人上门介绍了。可是几天后嫂子给我说,母亲这几天眼泪巴巴的。我说为什么?嫂子说你在外地谈女朋友,母亲有些不乐意,将来肯定也回来的少,可你有自己的考虑和想法,母亲又不便于干涉。看来我是顾了这头,忽略了父母的想法。我马上找到母亲,告诉她实情,从表面上看母亲理解我的意思,但心里还是觉得我不能在外地成家,虽然我目前没谈,但早晚都要经历这个过程。是在外地安家还是在老家,思想上是有斗争的。每次回去母亲都给我讲很多身边事例,中心意思就是千万不能在外地安家,但从来没有直来直去的讲,我理解母亲的心思。
记得第一次回家探亲,到家时间是中午十二点了,正是生产队干活休息时间,大家都到我家,本来休息半个小时,这次休息了五十分钟,队长才叫大家干活去。可是母亲非要留下一人吃中午饭。其实我从心底里很讨厌这个人,他曾两次阻碍我上学。不知为什么母亲非要留下他。晚上我问母亲什么原因?母亲说他是大队干部,我说不对,你给我一样不会喜欢他的。母亲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千万不能小肚鸡肠,留下他本身就是化解矛盾的一种方法。后来我理解了母亲的用意。是啊,善恶老天自会判断,现在吃点亏,以后都会加倍还你。人在做,天在看,善恶有报。世间的一切,都有它的因果轮回。宁可吃亏,也别害人,宁可上当,也别坑人,宁可选择失去,也别强求。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她看问题准确,从来不会把负面情绪带给我。
2022.3.5十堰
☆作者简介:师利国,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转业回湖北十堰。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