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哪里有钱赚,自然就去哪里。改革开放以来,位于东部沿海的省份纷纷先发展起来,特别是广东,江浙一带,大量的工厂出现,吸引着外来打工者。很多年轻人收起行囊,背井离乡,来到这些省份打工,目的只是想让日子变得更好点。
从距离来看,地处中部的河南、安徽、江西等省份,无疑成为了东部沿海省份打工人的主力。人社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比上年增加691万人,增长2.4%。其中,本地农民工12079万人,增长4.1%。2020年因为疫情,农民工曾出现过短暂下降,随着疫情的控制,2021年农民工数量又增加了,说明很多人又开始外出打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实际上,不只是中部省份,过去10年来,有一个地区的人口也在不断地流出,它就是东北。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2020年,东北整体减少了1100万人。人口大量流失的背后,是东三省经济发展的持续低迷。经济发展慢,就业机会减少,人们自然要到外面闯荡。目前,东三省的这种趋势还在加剧,2021年哈尔滨人口跌破千万,至此东北没有了千万人口城市。
要是家乡有更好的机会,要是种地收入更高,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但大城市的机会就是多,收入也更高,所以只能年年到大城市打工。那中国这么多省份,谁才是“打工第一省”?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2010年六普时,中国打工第一省是安徽,当时流出人口是962.26万,四川第二,河南第三,流出人口都超过了850万。但到了2020年七普时,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南以1610.09万的流出人口,高居榜首,成为新的中国打工第一省,安徽退居第二,四川下降到第三,分别流出1152.05万人、1035.82万人。
1、河南
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这里定都,最著名的是开封和洛阳。因此,在历史上河南还是发展很不错的。在如今,河南GDP也位居全国第五,2021年达到5.89万亿元。不过,河南生育率一直都很高,所以人口也多,七普时常住人口达到9936万人,接近1亿。在中部六省中高居第一,第二名的湖南,也才6644万人。这就拉低了河南的人均GDP,在2021年5.93万元,排在全国第22名。
因此,河南人也非常喜欢到外地去打工,寻找更好的机会,流出的人口很多。相比六普时,河南流出人口几乎翻倍。那河南人最喜欢去哪里打工呢?不是比较近的江苏或者北京,而是广东,流入了277万人口,其次是浙江、江苏,分别流入了246万,219万。流入上海、北京的人也超过了100万。令人意外的是不少河南人还喜欢去新疆,流入了73万。
河南不愧是中国“打工第一省”,超过1600万人流入到各个省份,为它们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2、安徽
历史上安徽发展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清代,徽商是我国四大商帮之一。安徽也是农业大省之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水平和江西差不多。不过,进入新世纪后,安徽发展开始加速,到2021年GDP达到4.295万亿元,排在全国第11,紧追上海。人均GDP也有7.04万元。
安徽的地理位置还是很不错的,和江苏、浙江都交界,离上海也不远。不过,之前也确实穷,也没什么特别的支柱产业,所以大量的人员流出。和河南人到处跑不一样,安徽人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江浙一带。浙江、江苏、上海分别流入313万、308万、242万,这三个地区,外来人口第一都是安徽。而排在第四的广东,只流入了59万,其它地方那就更少了。
3、四川
说起四川,很多人想到的是美景、美食,还有一个词“巴适”,也就是说在四川过得非常安逸,日子很舒服。按道理来说,这么好过,应该不愿意到外面去吧。但实际上,四川外流人口也很多,是我国打工第三大省。
2021年四川GDP达到5.385万亿元,排全国第六,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和河南一样,四川人口多,七普数据是8367万人,所以在人均上没什么优势。实际上,四川发展极其不均衡,2021年省会成都GDP达到1.99万亿元,但排名第二的绵阳,却只有3350亿元。也就是说除了成都,四川基本没什么有竞争力的城市。
四川人最喜欢去广东,流入了262万人。当然也喜欢去东部的江浙一带,流入江浙沪的四川人口规模和流入广东的数量差不多。不过,浙江与四川有约“结对帮扶”,其常住人口中有135.8万四川人。四川人还喜欢到周边的地区,如重庆、云南、新疆等地。
其实,不管是哪个地区的人,如果家乡有足够的机会,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到外面去打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分化也会越来越严重,大城市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多,人口流动也会持续加大。实际上,过去10年来,农村人口数量已经大幅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