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21岁单亲妈妈送外卖,不妨平视并认可她的选择

我们不妨祝福、鼓励、平视她,并认可她的选择,想办法帮她以及广大女性骑手解决一些职场难题,赋予她们更大的勇气,去望向美好的远方

近日,一条安徽安庆21岁送外卖的单亲妈妈采访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里她介绍自己,21岁,丈夫在孩子5、6个月时去世,婆婆拿到赔偿金后将她和孩子赶了出去,送外卖是因为工资高,“能带孩子”。面对采访者的提问,她落落大方,始终洋溢着微笑,眼睛亮晶晶的。

快评丨21岁单亲妈妈送外卖,不妨平视并认可她的选择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有网友说:“好难过,好不敢看她亮晶晶的眼睛。”同情,大概是人们对这位单亲妈妈的主流情绪。她确实很不容易,单亲妈妈带着孩子送外卖,这种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视频引发关注后,她所在的顺丰同城表示,给予了她一些物质上的资助但她没有接受,当地妇联也称了解过这件事,并且去看望了她。给她一些帮助,改善她的境遇,是人们看到这个故事的本能反应。

不过,对她只有同情吗?我倒觉得不尽然。就好像她几乎拒绝了所有的物质支持,采访她的视频博主想给孩子一个红包,她拒绝得更是“不留情面”:“你不能触碰我的底线,这我真不要。”

其实,这位单亲妈妈面临的并不是绝境——这不是说她丧夫之痛、带娃工作的艰辛不值得同情,而是显然她还有路可以走,她没有丧失希望。就像她自己说的,安庆的最低工资就三四千,但送外卖一个月能挣七八千,并强调说“能带孩子”。她知道怎么去改变命运,而目前送外卖显然给她提供了这种可能。她亮晶晶的眼睛里,至少有着憧憬。

而且她还有一点“幸运”的是,送外卖的工作其实是城市空间里的体力劳动,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了她被关注的可能。虽然她拒绝了,但客观来说,这其实可以带来直接的物质帮助机会,也可以带来倾诉表达的机会,相比于其他与她经历类似的人,恐怕是没有机会被发现的。这种心灵抚慰同样有意义,可以将她带入一种人文环境,她和所在的城市空间产生了精神上的联系。

或许也能理解为什么她对单纯的物质援助是抗拒的,她并不是山穷水尽。其实不妨仔细想想,做外卖骑手真的是苦与累的代名词吗?我们看到外卖员,就一定要自发出一种道德层面的同情吗?恐怕也未必,至少外卖骑手有机会获得尚佳的收入,工作虽然辛苦,但不必对他们另眼相看。

与其同情,不妨想想这个群体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女性骑手的职业保障。比如女性的带娃需求,在骑手这个职业里可能会格外突出,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无论是外卖公司还是相关部门,对这些问题可否有更多的考量?相比于一时的物质援助,这些可能是她们更需要的。

再比如潜在的身份偏见,不得不说,看到女骑手就不由自主地同情、可怜,其实也是把这个职业给特殊化了。送外卖很多时候是个应急之举,但社会如果总是赋予过多的背景联想,把这个职业等同于“走投无路”,是否会堵塞一些人改变命运的道路?毕竟,“同情”有时也是一种社会压力,可能会让人害怕尝试。

所以,对这位单亲妈妈不必只是同情,我想她也未必喜欢被同情。她在回应中说,“我只知道出什么事情不逃避不放弃”“只管努力其他的就看天意”。我们也不妨祝福、鼓励、平视她,并认可她的选择,想办法帮她以及广大女性骑手解决一些职场难题,赋予她们更大的勇气,去望向美好的远方。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清波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