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之道:传承、创新、融合的完美演绎

□孙梓文

9月15日晚,在河北雄安新区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颁发了第十七届文华奖、第十九届群星奖等各类奖项。其中,由四川省选送的曲艺作品四川扬琴《蜀道》脱颖而出,斩获“群星奖”。该作品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打造、省文化馆专业指导、巴中市文化馆与巴中市巴州区文广旅局共同创演。笔者认为,《蜀道》获奖的成功秘诀源于传承、创新、融合的完美演绎。

经典+民间:探寻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

如何描绘蜀道的沧桑巨变,作者思虑万千,从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李白的《蜀道难》获得创作灵感。

值得关注的是,作者还借鉴了李白另一首《巴女词》:“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据说,李白在创作《巴女词》时,也是诗人去蜀途中,行至巴地,拟民歌之作,自此之后,不断有拟作,表现了李白对民歌的倾心。在《蜀道》之中,作者也善于借助民智民慧。如将流传甚广的网络语言“诗与远方”,巧妙地运用到台词之中。“李白(白):你为何在此?巴女(白):我去寻找诗和远方的浪漫”,让人会心一笑。又如,“巴女(唱):背二哥的脚步声已被风吹散,深深浅浅的叹息消失在从前。看而今船到码头车到站,千万里来去只在转眼间。”也是从流传于川东北一带的《背二歌》中借了民间语言和意象的“东风”,从而使作品既高蹈,又接地气,赢得各界的一致好评,皆说《蜀道》是一件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具有正能量的作品。

古代+今朝:演绎历史沧桑和今人豪迈

《蜀道》通过“李白”和“现代巴女”的对话实现两个时代的对话,构思新奇,想象大胆。用新时代的浪漫笔触匹配李白的“浪漫主义”,破解了千古蜀道何以难,难在何处,又如何化难为易之谜,做到了古今穿越,万物相通,传唱出从“蜀道难”到“蜀道畅”,从“蜀道穷”到“蜀道富”的古今巨变。作品充分发挥四川扬琴独特的坐地传情,以唱为主、以说为辅的艺术形式,将历史之路、人文之路转变为致富之路、家国之路的沧桑巨变展现在舞台上。在唱词方面,作者加入新的元素,从原来对蜀道交通之变提升到时代之变,提升了作品的境界,升华了作品的主题诉求;在音乐上,对音乐进行重新配器,将原来的大提琴换成大阮,使音乐保留了四川扬琴的特色,丰富了和声层次;在演唱与演奏上,在赋予主唱角色时,让乐队演奏也跟着情绪的变化而起伏,达到和谐统一。作品通过古今对话,热情讴歌祖国的伟大变化,深情礼赞“治蜀兴川”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正如曲艺名家常祥霖所说:“很有登山情满山,临海情溢海的感觉,音乐旋律的如泣如诉,男女唱腔的回肠荡气,无不在斜风细雨的润泽下感受祖国物换星移的强盛,感受伟大时代的万物葱茏的美丽!”

独创+群演:“专”“群”结合催生蓬勃力量

《蜀道》之所以具有浓浓的“时代性”“烟火气”“人情味”,正是充分发挥、融合专业作家和基层群众文化组织的蓬勃力量诞生的好作品。词作者秦渊是著作等身的专业作家,有着成熟的艺术考量和独到眼光,他精准地选择“蜀道”说事,正是基于当代性、思想性、艺术性的综合研判。曲作者向胜长期扎根基层,在创作过程中查阅了四川扬琴大量的传统曲目,学习研究其艺术表现形式和声腔音乐的特点,以及其伴奏方法等,深入思考如何才能准确地刻画出《蜀道》中所描述的诗仙李白、现代巴女的人物形象。正是秦、向的珠联璧合,才有作品的艺术定型和价值导向。主唱夏铭锺、杨娜以及12名演奏人员全部来自基层文化一线,这些演奏人员,还充当合唱角色。可以说,在排练、打磨的过程中,他们“专”“群”结合,取长补短,相互补台,很多人都成了“土专家”。借助“群星奖”这个平台,把群文艺术跟广大群众结合起来,让群文艺术走进老百姓,实现了文化惠民,提高了群众文化获得感,正所谓“人间烟火,群星璀璨”。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