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在孕晚期行动不便时哭着喊着说:让我早点生吧,还我自由!生完以后,瞬间切换成这位网友的状态:
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难以想象:传说中的开指十级疼痛,还比不上产后涨奶痛?
是的,比不上!小编给出的理由是:分娩虽痛,但有个时间段,实在不行还有plan b(剖宫产),加上分娩嘛,毕竟是迎接新生命,多少还是有点激动兴奋在的,可以稍微冲淡一点疼痛。而喂奶呢,是一条漫长的路,最多时每天得痛十几次,伤口皲裂再皲裂,痛感叠加……不少妈妈,在听到宝宝哭,甚至听到“喂奶”两个字时,胸口都会开始疼。
可能是受“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这句话的影响,大多数妈妈都会抱着“试试吧,指不定能喂呢”这个念头一头扎进了母乳喂养这条路。于是,生理性涨奶、乳头皲裂、通奶这些词接踵而至。甚至,还有小编第一次听说的副乳涨奶……
什么!副乳也会涨奶?
小编最近才发现,原来产后妈妈的副乳也逃不过涨奶这一关。长时间未哺乳/吸奶,腋下就可能出现个鸡蛋大的肿块,这便是副乳涨奶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你得知道:副乳是指人体除了正常的一对乳房之外出现的多余乳房,一般在腋前或者腋下。副乳可表现为有乳腺组织但无乳头、既有乳腺组织发育又有乳头、无乳腺组但有乳头。有乳腺就意味着可以分泌乳汁,所以,副乳会涨奶,好像就并不意外了呢。
► 那副乳涨奶了,需要做额外的处理吗?
不需要。正常哺乳排空,不按摩不热敷,冷处理即可。
什么是生理性涨奶?
一般来说,生理性涨奶出现在产后2-3天,表现为两侧乳房突然变得很硬,按压会有痛感。
这主要是因为产后泌乳Ⅱ期的到来,使得奶水突然增多,同时为了制造更多的乳汁,淋巴液及血液在乳房的聚集也会增多。多方作用下,奶水没办法及时排出,就造成乳房肿胀。
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让宝宝多吸。母乳宝宝通常是按需喂养,产后更是要保证喂奶次数,一天8-12次以上,在喂奶时还可以一边用手在乳房上划圈按摩。当然,这时候一定要确保宝宝的衔乳姿势正确。
正确的衔乳姿势
胸贴胸,腹贴腹,宝宝身体成一条直线,嘴巴张大,下巴紧贴乳房,含住大部分乳晕,吸吮时能听到吞咽的“咕咚”声。
生理性涨奶疼痛也有缓解方法,就是选择温敷/冷敷(避开乳头)。坊间还流传一种“卷心菜敷”的方式,即把卷心菜叶洗净擀平放冰箱冷藏,随用随敷,同样也是避开乳头。
妈妈们需切记的时:千万别热敷。热胀冷缩原理,热敷可能加重乳房肿胀,从而增加不适感。
乳头皲裂就是喂奶姿势不正确导致的?
不!有一种无奈,叫“宝宝的衔乳姿势正确,但我就是乳头皲裂了”,就像有的宝宝一天两次按时刷牙勤漱口,依然有牙齿问题一样,就是这么离谱。
如果妈妈们乳头皲裂,尝试调整好了喂奶姿势还没改善,那可以先试试擦乳头膏(市面有卖,选择正规品牌即可),在喂奶间隙厚涂。再熬过“磨合期”,可能一礼拜,也可能一两个月,就会好了……
乳腺炎了,还能喂奶吗?
一般来说,乳腺炎的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发烧。导致乳腺炎的常见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类:没有及时排空、细菌进入乳房导致细菌感染。
长时间未哺乳
衔乳姿势不正确
悬崖式断奶
乳头有伤口,细菌感染
乳房受到压迫(内衣、趴睡等)
妈妈精神压力大
……
► 乳腺炎可以喂奶吗?
可以!治疗乳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乳汁有效排出,喂奶无疑是最快速简单的方法。妈妈们可以先试试患侧乳房先喂,尽量多喂排空。喂奶间隙可以冷敷乳房(避开乳头),减轻痛感。
如果24小时,症状还没有改善,甚至越来越严重的话,建议就医检查。遵医嘱服用哺乳期安全的抗生素,或者退烧药,都是可以继续喂奶的。如果是乳腺脓肿,也可以通过微创治疗得到处理。
另外,充足的休息,水分喝营养的补充也是非常重要的。
► 乳腺炎可以预防吗?
可以!预防乳腺炎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促进排空和保证休息(划重点!其他事情可以交给老公)。
首先还是要确保宝宝衔乳姿势正确,不然可能吃了半天白费劲,乳汁如法有效排出,造成堵奶,继而发展成乳腺炎。
其次,按需喂养,宝宝有想喝奶的意图,那就可以喂。
另外,若是感到胀痛,宝宝没有喝奶需求,可以借助吸奶器来排掉一点。但无需排空,以免乳汁分泌越来越多。
有必要通奶吗?
小编见过有的妈妈在患乳腺炎时,疼痛难忍,就觉得:是不是我奶管细,经常堵奶导致的,要不找个通乳师通一通?
不是这样的。单就说通乳师这个行业,本身就并不是非常正规,从业人员良莠不齐,你无法确定自己找到的人就真的靠谱。而且,乳腺管非常娇嫩,反复按摩还会使得乳腺管壁毛躁,经常通乳排空也更容易上奶,这都会增加频繁堵奶的几率,得不偿失。
另外,堵奶发展成乳腺炎的概率,也并不大。堵奶一般是局部的乳汁淤积,经过宝宝吸吮排空,能得到有效改善。若是堵奶48小时内,症状还未缓解,则需要就医检查,看看是否有乳腺炎可能。
当然,絮絮叨叨这么多,也并不是逼所有妈妈产后就必须母乳喂养,否则你就不是好妈妈。不是的!社会对妈妈的“歧视”已经够多了(参见最近的咖啡广告文案)。
当你觉得亲喂的疼痛让你忍受不了,精神状态因此不佳,瓶喂/奶粉喂养也是一种选择,宝宝一样能够健康长大。你是不是一个好妈妈,只能由你的孩子来评判。切记:产后妈妈的身体、心理状态尤为重要,这才是养育一个宝宝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