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划过这么刺激的比赛了,在这种情况下获胜和在优势明显的情况下获胜,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女子四人双桨队队员崔晓桐
全文2248字,阅读约需5分钟
新京报记者 周萧 编辑 王春秋 校对 赵琳
▲赛艇世锦赛女子四人双桨项目,中国队(陈云霞、张灵、吕扬、崔晓桐)夺得金牌。 图/IC photo
北京时间9月24日晚,2022年捷克赛艇世锦赛决出女子四人双桨项目金牌,由陈云霞、张灵、吕扬和崔晓桐出战的中国队以6分17秒49的成绩卫冕。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支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东京奥运会金牌的“冠军艇”所向披靡,但姑娘们在奥运会后恢复期的艰辛并不为外界所知。接受新京报记者电话专访时,崔晓桐由衷感叹,“有对手的感觉真好,我们的危机感和斗志又燃起来了。”
━━━━━
赛况
世锦赛卫冕,找回心跳的感觉
几个月来,中国赛艇队一直在国外参赛。世锦赛前,女子四人双桨在3站世界杯比赛中收获2金1银的成绩。只是“冠军艇”的配艇(注:多人赛艇的人员搭配)在世界杯时出现了变化,在贝尔格莱德的首站比赛里,由于张灵处于手术恢复期,陈云霞参加单桨比赛,崔晓桐、吕扬和两名年轻运动员组成的中国队获得女子四人双桨银牌。陈云霞在波兹南站和卢塞恩站回归,23岁的鲁诗雨加入,中国女子四人双桨包揽了这两站世界杯金牌。
崔晓桐和吕扬两名老将在首站世界杯的一项任务就是带新人,因为当时与她们搭档的两名年轻运动员此前都是单桨选手。崔晓桐透露:“我以前也是划单桨的,知道转到双桨需要一些时间,所以当时在技术上教得比较多,会告诉她们一些经验和技术要领。”获得本届世锦赛单人双桨第4名的鲁诗雨,同样跟随中国赛艇队女子双桨组主教练张秀云训练,和小师妹搭档自然更为默契,“冠军艇”在后两站世界杯再次展现了绝对统治力。
卢塞恩站夺冠后,姑娘们发现一个问题,自2019年配艇以来就一直在赢,拿下了世锦赛、奥运会冠军,她们已经对胜利习以为常,崔晓桐回忆说:“第三站世界杯结束的时候,我们4个中有一个就说,现在好像对夺冠没什么感觉了,赢了就赢了。”
对夺冠已经没有太多情绪波动的姑娘们,在本次世锦赛决赛中找回了久违的心跳感觉。崔晓桐用“刺激”来形容这场决赛,“之前的比赛,我们都是遥遥领先,让大家看着很安全。这次我们并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划得要慢一些,后面几条艇的水平都差不多,荷兰队和英国队冲得比较猛。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划过这么刺激的比赛了,在这种情况下获胜和在优势明显的情况下获胜,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这次上岸后,我们开心得不得了。”
▲自2019年配艇以来,中国四人双桨的姑娘们就一直在赢。 受访者供图
━━━━━
状态
艰难调整期,尚未恢复最佳水平
东京奥运会以绝对优势夺冠后,中国四人双桨的4位姑娘面临着“走下领奖台重新开始”的调整。“系统重启”并非如想象中轻松,由于东京奥运会延期举行,留给她们备战巴黎奥运会的时间也压缩了一年。
按照惯例,奥运会后的第一年都是调整期,让运动员的身体、精神都能充分放松下来,第二年开始参赛,逐渐找回比赛感觉,奥运会前的一年冲击资格赛。然而东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赛艇队只放假一个月,崔晓桐坦言,确实身体和精神的恢复都比较难,“放假的那一个月,有很多活动和采访,其实没闲着,感觉也挺累的,紧接着又要开始训练,所以前期有一段时间一直没有调整过来。”
疲劳的不仅是心理,伤病也成为困扰。赛艇运动员都会遇到肌肉劳损的问题,“冠军艇”的4名成员同样如此。张灵因伤接受手术,以前从未在训练中请假的崔晓桐多次因伤缺席训练,“这次恢复训练到现在,一上大量身体就有反应,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疼,总得请假调整,训练一直不是很系统”。
几个月的出国参赛帮助姑娘们慢慢找回状态,虽然能力尚未恢复至最好水平,但以赛代练的效果不错,经过3站世界杯、亨利皇家赛艇大赛和世锦赛,崔晓桐认为,大家已恢复至东京奥运会时的六七成实力。确实,她们东京奥运会的夺冠成绩为6分05秒13,今年世锦赛战绩为6分17秒49,依然需要时间提升。
中国赛艇队将于10月份回国,略作调整后,队伍就会投入冬训,备战明年的奥运资格赛。
▲姑娘们将把备战重心移至巴黎奥运会。 受访者供图
━━━━━
目标
继续求突破,在巅峰向更高水平迈进
本届世锦赛除了卫冕金牌,姑娘们更有价值的收获是危机感和重新燃起的斗志。中国女子四人双桨队手握世界纪录,代表着这一项目的世界最高水平,但崔晓桐说:“我们希望继续突破自己的成绩。”
寻求突破就又回到了恢复调整的问题,通过回看视频,中国队的姑娘们承认现在的身体能力不如英国队,是技术上的优势弥补了身体的不足。崔晓桐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个项目对技术的要求很高,但没有能力支撑不了技术,没有技术又发挥不了能力。“这个项目是练的时间越长,对技术的感觉越好,所以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恢复到最好的身体能力,寻求能力上的突破。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要以更成熟的技术与更好的能力相结合,迈向更高水平。”她说。
这个看似水到渠成的过程并不轻松,崔晓桐和队友已经做好了冬训阶段接受张秀云教练“折磨”的准备。张秀云一直告诉弟子,不能原地踏步等着对手追赶。这次出国参赛,让崔晓桐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国际赛艇的变化还是挺大的,很多国家的老运动员都退了,新上来的年轻运动员都是铆着一股劲儿在拼,我们4个在保持优势的同时也要不惧竞争。”
对胜利的渴望是竞争的关键,“有对手的感觉”刺激着中国女子四人双桨的斗志。“看巴黎吧。”崔晓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