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马鞍山日报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应走好创新发展之路
□ 吴磊
当今新闻时代已进入了融媒体时代,新闻表现形式已经不再是单一地通过报纸、电视、新闻网站等传统媒体呈现出来,还可以通过微信、抖音、客户端以及微视频等新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机遇与挑战并存,时代随发展进步,新闻记者应顺应时代潮流,紧随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实现转型,走好融媒体时代的创新发展之路。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的新机遇
当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资源的数量呈几何倍数飞速增长。大数据的普及、信息获取渠道的扩展、信息获取内容的丰富以及商业形式的繁荣,使得公众同时成为了信息的接受者与发送者,新闻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融媒体时代也为新闻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传统的新闻采编中,纸质形式是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如今,在采编新闻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被广泛使用和推广,它们更有效地整合各类信息,丰富信息的传播方式。在新闻记者采编业务时,如果想获得更好的新闻资源,可以使用手机、电脑、相机等现代信息设备,也可以结合电视、广播和互联网,更好地做好采编业务,而公众不具备信息资源的专业处理能力。因此,新闻记者应勇于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对信息的可靠性和价值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对信息资源进行审慎的编译和编辑,不断提高新闻信息的质量,从而更加有效地增强新闻的影响力。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采编业务的新要求
融媒体是一种新型的媒体理念,它运用当前先进的科技手段,将传统的平面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结合在一起,充分实现三者之间“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作用,是一种新型的媒体平台。在融媒体时代,媒体传播的内容、渠道和手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新闻记者需要借助融媒体来实现快捷、高效的新闻信息编制过程。
首先,新闻记者需要不断学习,拓展眼界,了解最新的新闻采编知识并运用于新闻实践,还要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虽然新媒体有着快速传播新闻信息的优势,但因一段时间内缺乏一定的规范和约束,所以一些新闻信息中夹杂着虚假信息,会对受众产生错误的引导。为此,新闻记者要认真筛选网络新闻素材,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对于一些虚假信息的报道要进行澄清,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其次,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在长期的新闻宣传中运用的是严谨和规范语言,但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需要学习掌握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语体,这样才能更加灵活地表达新闻事件、更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增加新媒体传播的影响力。
再者,在融媒体时代,媒体融合不仅要做到媒体的融合,还要做到新闻的融合。大部分新闻的发生具有突然性和不确定性,在新闻现场的记者不仅要了解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还要抢抓事件发生的关键节点,拍下精彩的、不可复制的新闻瞬间,抢先拿到第一手新闻图文资料。这就要求传统记者不只是单一地承担采访写稿的职责,还要掌握相机、手机、无人机等多种拍摄技术,成为“多面手”,这样才能适应新闻传播的发展变化。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的创新发展路
拓宽新闻采编的途径。新闻记者应注意新闻与生活的联系。新闻不仅仅是对国家政策、方针的宣传,也是反映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新闻记者要深入生活实际,注意挖掘身边的新闻素材。新闻记者可以利用手机进行简单拍摄,在图片及视频上标注新闻事件信息,有助于新闻摄影记者把握新闻采编的最佳时机。同时,新闻记者也可以从其他新媒体平台上寻找采编灵感,但需要辨别信息、图片及视频的真伪性,主动学习其新闻信息编辑手法、角度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闻记者可以利用无人机技术,改变传统新闻摄影线性拍摄的局限性,如要在危险性较大的新闻事件现场进行采编时,新闻记者可充分利用无人机功能搜集新闻信息,以充分保障自身安全。此外,新闻记者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工作流程,做好新闻采编前的工作计划,明确采访的关键点及问题的切入点,简化工作流程,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创新采编角度。对于同一新闻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采访及报道会取得不同的传播效果。在融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主体。为此,新闻记者需要另辟蹊径,以较普通大众更深层次的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采编,并注意对公众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克服标题化、片面化等缺陷。新闻记者创新采编角度的基础是对新闻事件本身有一种全新的认识,能够从表象看透事件的本质,但在没有实际论证的前提下,新闻记者不能对新闻事件进行过度揣测,需要以事实为出发点、以后续跟进为支撑、以结果为导向,进行全面采编。
总的来说,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要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应对融媒体带来的挑战,拓展新闻采编的创新思维,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与职业素养,从而满足融媒体发展需求,采制更多精品力作,为巩固壮大主流舆论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马鞍山广播电视台)